2017-02-16
收藏
2017年高考即将到来,全国考生及家长都在为剩下的几天冲刺而忙碌准备。在这个关键时刻,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就变的尤其重要。最后这个阶段是该回归课本还是做练习题?最后哪些内容是重点中的重点?该如何的分配自己的复习时间?
新东方中学特级教师储瑞年老师就高考数学最后冲刺备考方法、复习内容和考试技巧等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
现在这个阶段数学备考的目标是什么?
储瑞年:剩下10天左右的时间,我想比较准确的目标应该是如何提高在考场上答题的成功率。因为大家都很少经历过这样的大考试,比较紧张是很自然的。剩下来的时间一定要防止给自己制定一些不太切合实际的目标。比如我听说有的同学想在短短的几天把最后的压轴题突破一下,对从来没有见过的创新性试题有所突破。或者是希望大题目在最短的时间里有明显的提高。我想这些恐怕只能增加自己的思想压力和负担。事实上我们每一个考生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经过将近1年的总复习,又经历了前一段时间参加的模拟考试。大家对数学高考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应该如何应对、如何答题、如何想题、如何做题大家都积累了很成功的经验。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在考场上把自己做过的、会做的题目都做对了,不要出现失误。以往很多的同学的经验教训是,谁可以把失误降低到最大的限度谁就是高考的成功者。
很多的同学都想在最后的阶段做好事情对自己提高分数有好处,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应该做哪些事情?
储瑞年:我觉得应该是四个字:梳理、调整。所谓的梳理就是把我们前一段学习过的知识,系统地全面地整理一下,把考卷上所有的题型以及解题方法等都加以必要的梳理。另外我们在模拟考试中发现了自己的缺陷,发现了自己这样、那样的错误,这些教训如何汲取也是我们应该梳理的内容。再比如考卷的结构,经过模拟考试,虽然全国各地的考卷的结构不完全一样,但是各地的模拟考试都是针对本地的正式考卷的结构来进行考试的。所以,通过模拟考试大家对试题的结构应该说是比较清楚的。各种各样的题型都有一定的应对的策略,有一定应对的方法。所以就需要我们去梳理一下,选择题如何应对,填空题又如何应对,六个解答题当中有相对比较容易的,也就是说难度在中等或者在中等偏下的、也有中等难度的、也有高难度的。每一种不同的题我们都要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去应对,这都是我们应该在下一阶段去梳理的内容。另外一个是调整,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刚才我们讲了经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应该相信自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实力。应对各种各样常见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说的常规性问题,应该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即便是在考卷上出现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但大家应该相信,这些题一般都不会是难题只要我们仔细地看题、仔细地想、周密地分析和思考,这样的题目我们是同样可以应对的。所以,相信自己的实力这就能够有利于我们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在考场上出现忙乱、慌乱的现象。
在做题的过程中注意成功率,因为成功率对我们大家来说很重要,做对一道题再往下进行一道有利于我们同学们的心态。那么怎样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和成功率呢?
储瑞年:大家已经做过数以千计的数学题目了。我想大家都会体会到,做任何的数学题都要建立八个解题的环节。读题、审题、设计、推理、计算、画图、描述、检验等等。这八个环节说得具体一点,第一,读题一定要仔细。不少同学有这样的经验教训,因为题目没有读得非常仔细,没有把所有题目设计的条件都看清楚,就马上动笔做,结果发现做不下了,再回过头来看,发现有一个条件没有用。这就是不仔细。所以第一个环节一定要读题仔细,这花一定的时间是完全必要的。有的同学老觉得把笔停下了就浪费自己的时间,这个算法是不正确的。所以读题一定要仔细。
第二个环节是审题,一定要谨慎。我们每一个同学都做了许许多多的题目。但不少同学在考场上曾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他读完了题目以后马上就反映说,这道题就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某种题型,而自己对这样的题型采取的操作步骤非常地熟悉,马上分析了以后就着手做。但实际上往往审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卷面上出现的这个题跟你所熟悉的并不是同样的。如果审题错了,这样的题做对的可能性很小。
第三个环节是设计。因为高考的数学试题,除了前一两个题目都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所谓的综合性就是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有的比较明显有的比较隐蔽。面对这种条件比较复杂,因果关系不是非常明显的题目,我们怎样从总体上去把握住?然后,根据对题目的整体分析来设计自己思维和解题的步骤,这样就能够避免有的同学经常出现的,还没有完全整体想好就开始做,做着就做不下去了,再调整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困难,甚至出现很慌乱的现象。所以,尤其是对综合性很强的题目,怎样进行整体的思考和设计,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接下来数学做题是必须要做推理的。因为数学它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严密的逻辑性。换句话说,我们数学做题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做到言必有理、言必有据。所以在我们做题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准确地、严密地进行推理,特别是做解答题。我们阅卷的时候就发现,有的同学因为平时做题做多了,他觉得某一个条件下一定会有某一个结果,结果就在卷面上写上“显然可以知道什么什么”的话,但实际上你一写上“显然”而字就等于你没有做这样的步骤的推理。解答题是必须按步给分的,你没有推理的过程,这个分就没有了。你明明是想对了的,但没有写出来就丢了不应该丢掉的分数。
《圆》单元测试卷
不等式(组)与方程(组)的应用
初三数学第二学期模拟考试
中考数学真题演练3
二次根式单元检测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试卷(2)
《旋转》测试题(一)
中考数学真题演练4
初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未考试试题
九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素质检测卷
《二次根式》基础测试
二次函数练习卷
初三数学期末复习试卷(1)
初三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初三理科实验班提前招生考试试卷(数学部分)
中考数学真题演练6
中考数学真题演练8
中考数学真题演练9
二次根式单元检测题
中考数学真题演练7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复习题
代数与几何综合题
解直角三角形测验
初三数学月考模拟
初三数学12月月考试卷
初三数学第四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垂径定理、弦、弧、圆心角、圆周角练习
初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3
二次函数专题训练(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