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31
收藏
8:44:30 1.简单而富有内涵的引入
余老师原先的引入是从一则广告开始的,香飘飘奶茶一年所卖出的杯子有3亿多,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周。看广告、说周长、找关系、再化繁为简,这样引入有三个好处: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看到广告进入课堂,很新鲜;二是从地球赤道整个巨大的圆回到纸上的小圆,要研究大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们先从小圆开始研究,这就是华罗庚所说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三是生活中的一般实例都是先测量出周长再求直径,比如,测量一棵树的直径,就是先量出它的周长等,这个广告也是先有周长,我们再来探究赤道直径是多少。
有三个这么明显的优点,为什么会弃而不用呢?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时间!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0分钟,才进入新课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一个缺点把所有的优点都掩盖了,所以,余老师改成下面的引入。先出示一个普通三角形,问它的周长在哪里,要测量什么,怎么计算?再出示一个正方形,也是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再追问:为什么只要测量一次,正方形的周长时边长的几倍?最后在出示圆。这种引入的优点是什么呢?一是从平面图形的周长引入,和前面所学的连成一条线,形成知识系统;二是这节课的一个内在线索是探寻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正方形正好具备了相似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时变长的4倍,也是一个固定的数;三是时间,前后不到3分钟!因为课的导入追求迅速、高效,所以余老师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导入。 数学吧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人教版评课稿
2.自发而科学严谨的探究
关于课堂当中的操作,大多数是教师的指令行为,老师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根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我们这么做!在本节课中,余老师通过巧妙地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探究, "这两个圆,哪个圆的周长比较长?""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怎么样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测量圆的周长?"每个问题都经过精心设计,逐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明确了操作的目的。在操作时提出了各种操作要求,小组合作分工,务求科学严谨!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也是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这是学生忘记了知识之后所留下的最宝贵的智慧!
3.数学思想和文化的渗透
在本节课中,余老师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多种数学方法,比如在测量圆周长的时候是化曲为直的思想方法,在汇报操作结果的时候,渗透了"变"与"不变"辩证思想,这也是理解圆是一个固定的数的重要过程,在介绍刘徽割圆此文转自 术的时候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等等。在介绍圆周率的历史的时候,提到了我国研究圆周率的主要人物,以及和西方的比较,渗透了思想感情教育。这些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都是我们在课堂中需要挖掘和渗透的,这是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思考:圆周长÷直径=圆周率,这条规律的出现时机,余老师是放在学生的汇报之后,介绍圆周率的历史之前。我的想法是,学生的操作结果无法得出这是圆周率,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所以,我想,是不是放在接受前人的探究历史之后再将这条规律补充完整是不是好一些,这样,学生对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是一个固定的数,会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呢?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2》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图形运动》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问题》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分数乘整数2》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大公因数》教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成数》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反思
名师指点:中考数学实数的运算考点精讲
苏教版五下数学《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与解方程练习》教案
2016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2016年高考数学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运算》教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折扣》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括号》教后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好奇触动主动学习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教案
2016四年级期末考试四则运算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1》教案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负数的初步认识(2)》教案
苏教版五下数学《简易方程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简易方程之方程的意义》教案
精编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公开课《一周的认识》教学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第三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和圆锥》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乘法》教后反思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公顷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百分数之税率》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