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资料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100以...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资料

2017-01-31 收藏

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评课

听了赵老师这节课,我不由得由衷的赞叹: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率的常规课。因为她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她能大胆突破教材,另辟奚径,勇于创新,将一节传统的新授课变成了一节活动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把游戏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首先设计了一个抽签的游戏: a.宣布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先抽个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个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赢。 b.先比个位。抽签,问数字大的队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数字小的队有同学说没关系?(关键看十位。) c.再比十位。先请一队的学生抽,问另一队你希望抽几?为什么?再问先抽的队,你们希望对方抽几?为什么?

同时,设计这种游戏来完成新授课的任务,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是教学的追求。本节课力求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预设中体现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在生成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评课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内容。这是在学生学习了数数、数的组成和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先通过一张从1—100的数字表来认识数的顺序,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伸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本节课值得可取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两位老师都能让学生拿出彩色笔先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再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最后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表,不但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巧妙利用“两观察”突破难点。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百数表,王老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百数表后,王老师再让学生完整地分析百数表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课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时,两位老师都采取阶梯式的办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尤其在学习例8时,孟老师先让学生利用实物(鸡蛋)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利用计数器比较所表示数的大小,最后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比较方法”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体会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还体现了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

四、教学风格独具特色。

王老师不愧是我们学校的书法家,基本功扎实,板书设计合理,字迹工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孟老师从事低年级教育数年,教态自然, 语言具有童趣,擅长用激励性语言,很受低年级学生欢迎。在学法上,孟老师运用观察、探索、自已发现规律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在教学中,她在重视学法趣味性同时更重视学习方式的实效性。指导学生通过看、读想等思维形式,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这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是主导,仅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推理论证、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虽然本节课容量大,两位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处理完,但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他们的教学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然而,在欣喜之余,此次课堂也有不足:

1、在教学例7中,时间的安排没能按预计的合理分配,在“百数图”寻找秘密的过程中浪费了教多的时间,导致教学环节没有处理完。

2、学生倾听的习惯还不够好,一些学生只顾自己的想法,不听他人发言造成归纳知识点的效果不太理想。今后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相信两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研读教材,多下功夫,课堂效果一定会更出色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