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7
收藏
星期二听了郭辉煌老师的公开教学课——圆柱的体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题4,并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和练习八中的第1——2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圆柱体割拼组合教学。听完这节课后,让我收获很多,我觉得郭老师气质佳、形象美,课上得实实在在。下面我就以以下两方面对这节课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一方面:成功之处
1、教师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后面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埋下伏笔。
2、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相结合。圆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中,教师首先把实物圆柱体模型进行分解,再组合成一个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但郭老师觉得还不够透彻,因此,又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推导过程重新回顾一遍,这样就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有机地结合再一起,突破了教学难点。
3、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安排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并通过练习达到一定技能。
4、本节课,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较好地处理教与学,练与学的关系,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第二方面处:探讨之处
1、课堂教学环节如能先复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再出示课题进而传授新知识,整堂课的结构应该(转自数学吧http://)会更完整一些。
2、本节课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例如:在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如能让学生自己去探讨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与圆柱的底面积和高的关系,从而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3、在“讨论”这一环节中,应该是“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而不是“已知圆的半径和高”,圆哪来的高,因此这里表述的不够准确。
总之,这节课从学生的练习来看,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效果,是一堂成功的课,也希望年轻的郭老师今后继续发扬教学激情,发挥自己的个人专长,在教学上有新的突破。
2013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小升初奥数高分指导:最佳解题思路(一)
小升初数学复习常见问题与解答
2013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13
2013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小学计数知识学习:加法原理习题十一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7)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12)
2013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平面图形
小升初奥数高分指导:最佳解题思路(五)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3)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奥数必考30个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4)
2013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统计图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和复习
考前高分冲刺:小升初经典奥数试题及答案15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1)
2013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简易方程
奥数学习必备:小学常用解题数学公式
考前高分冲刺:小升初经典奥数试题及答案14
2013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简单统计
小升初奥数高分指导:最佳解题思路(二)
小升初奥数高分指导:最佳解题思路(三)
小升初二轮复习数学提分攻略:如何做好数学笔记?
小学数学备考总复习提高策略:总结比较 理清思绪
2013年北京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复习:立体图形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9)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8)
【小学数学应用题大全】典型应用题解析(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