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收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新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分层次有效递进,让每个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让各层次的学生愉快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获得浓度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让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总是来帮助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教学“两个修路队共修一条路,6天修完。第一队修了240米,第二队修了204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教学中,首先弄清两队修路的天数相等,接着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怎样解答?当学生回答第一种解法后,再问:还可怎样列式解答?”当学生完成第二种解法后,我们可以设问:“这道题为什么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如果两队修路天数不同,修路的米数相同,那又可以有几种方法解答呢?”这样从正反两方面,精心设问,有的放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组织讨论,让各层学生各抒己见。
从信息论的角度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住处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对新知疑惑不解,产生问题时,就要抓住时机释疑,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的疑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大家讲座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优秀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条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群体教育的影响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分层实施练习,让各层次学生在练习中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如果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在分层施练的同时,也可精心设计多练题,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只胡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参与的过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2014年新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百以内的数和认识人民币课件
2015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件
2015.10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新)
一下学看钟表课件
新版一年级下册青蛙吃虫子课件
2015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综合测试题
2015-2016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4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课课件
新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认识图形和钟表)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练习题有答案
2015苏教版一年级上册6、5、4、3、2加几课件
2014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课件
2015-2016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年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及练习二十二课件
2015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一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9课件
2014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课件
新审定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
2015新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八解决问题练习课课件
2014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一)课件
2015-2016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苏教版一年级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课件
新版一上数学易错题课件
2015六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2014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十几减8、7课件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备课表格式
2014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整理复习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