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9 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节所讲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6页到47页有关长方体的体积计算的教学内容。
2.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长方体”安排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课标明确指出: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将初步认认识一些立体图形和它的基本特征,注重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来探究体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对数学几何形体知识掌握更加系统化。
从本册教材体系的安排来看,第二单元设立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和表面积,在第四单元设立了体积、体积单位、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位于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其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结合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知识内容,经过认真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
探索和掌握长方体体积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主动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自学讨论法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动 ,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起来,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质,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注重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教学材料直观化,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
三、说学法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四、说教学流程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运用整体建构的教学思想,本着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上课的开始,由整册的知识树 单元知识树 本课内容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了知识结构,还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导入新课后,向学生出示了具体清楚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先整体感知教材,为后面整体理解教材内容进行了很好的铺垫。接着很自然的的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在指导学生自学时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让学生在自学教材的基础上先解决主要的核心问题: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贪污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而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践操作中去感知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学指导,整体感知环节的基础上,设计了第三个环节.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
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我没有一味的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操作,检查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又通过多媒体的演示,逐步归纳得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与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上,并没有放在第二课时进行处理,而是放在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之后,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观察长×宽就是底面积,从而得出计算公式。很好的进行了教材的整合。第四个环节是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四、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在本环节中,设计了达标练习比赛,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通过达标比赛,不仅检验了学生掌握的情况,还通过争夺本单元知识树,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质量。巩固和完善了知识结构。
在练习达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把六年级圆柱体的体积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中,怎样求圆柱体的体积,这个问题实际是把未知的问题变成已知的问题。只要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的的体积,学生就明白了。这个过程就是找规律、找方法的过程。
最后的总结把本节课的知识及时的回归到它的上位单元系统中,让学生不断的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2016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精编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尊重学生已有经验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三年级数学《分桃子》听课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 全面调查) 》导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导学案一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复习教案设计
2016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浙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教案一
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四
2016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浅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有趣的平衡》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三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统计调查》教案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案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质量分析
让趣味和数学课堂同行
2016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苏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量》总复习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三课时:分层抽样调查)》导学案
关于初中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四个强化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校本教研计划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问题研究
2016二年级数学期末模考试卷(西师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直方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二课时 随机抽样调查)》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