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收藏
数学教育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数学推理和有效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
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数学
实践活动课程此文系2016年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B/2016/13/079)、(B/2016/13/060)、2016年宿迁社科课题(SK/2016/09/72)、2016年宿迁社科课题(SK/2016/09/69)、2016年宿迁教育规划课题(2015GH197)、江苏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高职构建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资助课题(2014SJB333)的阶段性成果;并受到江苏省333工程基金资助.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逐渐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借助新手段,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思考中活动.
一、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对象来学习研究创新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需要借鉴与学习,因而获取资源特别重要,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掌握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就显得重要,这是任何工作所必需的信息载体.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在计算上,提倡用科学型计算器.在指数运算、对数运算、三角运算、排列组合数计算、方差与标准差运算等教学中,教会学生使用计算器求值.以新的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计算方式,使学生从繁杂的计算中解放出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图形图像、数据处理、线性规划求解等问题上,充分发挥Excel、几何画板等计算机软件功能,配合使用电子白板、实物展台等现代化设备,化难为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在学习媒介上,积极开发、建设、使用微课、网络课程等资源,把课堂延伸到45分钟以外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网络学习空间.
二、在数学推理中培养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数学智慧,并非单纯地通过接受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需要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以及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知识、技能、经验、思想、素养、智慧的数学素质教育目标.推理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其一,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的各个学习内容,其二,它应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过程,其三,它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环节.在猜想证明的问题探索过程中,学生能亲身经历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的完整推理过程,在过程中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极为有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真正喜欢上数学后,就会把这种习惯带到课后,那里是一片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个人钻研和借鉴学习,学生就会模仿,建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形成良性循环后,创新思维就会水到渠成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从基础、核心、方法三个方面指明了创新意识的要素.这为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出了几个基本的切入点和路径,使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在了比较实在的载体上,即围绕这三个要素,教师应紧紧抓住数学问题学会思考猜想、验证这几个点,做足教学中的文章,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就有可能得到落实.教师要善于对素材进行分类加工,引导学生多经历这样的活动.
三、通过有效提问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促进职业素养升级
把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问题化,用不断追问启发学生思维,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发问,学生跟着教师思考.教学难度降低不代表没有思维,不难不意味着不要讲解.数学课程的意义就体现在教师在讲授中带着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获得体验.教改的宗旨是让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发挥培养职业人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作用,让职业学校的数学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数学.通过提问能促使学生顺着教师的思路进一步深入发展,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升级自己的职业素养.有效提高的标准是考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获得多少有效信息.教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链其实就是学生学习的脚手架.上课时或提前抄写在黑板上,布置学生看书提前预习.教师要保证有充分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在此期间要巡视指导,了解学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加强个别辅导;注重圈划批注与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运用其聪明才智,主动阅读、主动求解.教师必须发挥好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教师从知识发展和能力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素养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进行问题的优化组合,让学生学得快乐,用得方便,体验得高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意义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5.第一-四单元综合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1)
小学六年级数学“球”教案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浅析《认识百分数》的练习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利息问题的解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算出它们的普及率”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把平凡组装成精彩!——听同题课《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利率”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与小数互化
小学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课堂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单元 整理与复习 第二课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量与计量》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第九单元 认识百分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连乘”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认识百分数引发的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1.分数乘、除法计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7、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