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一、学习数学的原则
数学是门系统性强,前后内容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就教材而言,前面的内容往往是后面学习必备的基础,前面没有学好,肯定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因此,学习数学必须遵循从基础学起,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的原则。
二、学习数学的方法
学习数学必须多想多练,手脑并用。常见的方法有:
1、及时归纳整理,使知识网络化
数学内容丰富,每学习一个阶段都要及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弄清知识的主干及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使其形成清晰的网络,这样以便理解记忆运用。
2、过手推演法
数学自始至终充满着推理和演算,学习数学必须注重推理,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对于书本上的推理演算,教师推演过了,自己都应动手推演一遍。这样有利将知识消化吸收,同时还应想一想,从现有的推演过程和结果,能否推演出什么新的结论,能否采用其它的推演方法。
3、图表法
图表具有形象直观的优点,能帮助思维和记忆。学习数学要尽可能的利用图表。解题时,与图有关或有可能利用图形的都要画出图形或图象,以便从中得到启发,归纳整理知识时,尽量用表格形式把知识系统化,以便理解记忆运用。
4、对比法
为了避免混淆和错误,常采用对比法学习,把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正逆对比,正反对比,正误对比,扩展对比,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正确运用。
三、学习数学要处理好的关系
1、难与易的关系
对易学的内容,不要轻视,易做的题,不要马虎。对较难的问题要分析,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轻易放弃,要有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的精神。
2、结论与过程的关系
学习数学,不能重结论,轻过程。记数学结论是必要的,但对于推出这些结论的过程尤其不能忽视。因为许多推导过程渗透和隐 含着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领会和把握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对于运用数学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很有意义的。例如: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分类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证明与反驳);数学中的非逻辑思维方法(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数学中转化的基本形式(特殊与一般,整体与局部,具体与抽象,数与形,高与低,正与反,已知与未知,无限与有限)。
3、质与量的关系
数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经过系统的严格训练。学习数学,练习少了不行。数学练习既要讲求量,更要讲求质。讲求质,也就是做题时不仅要做到解答准确、规范,过程要尽可能的简洁合理,还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另外,对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完以后要加以回顾和小结,从中找出解答这一类问题的规律,做一些变通性、发展性的思考,这样更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学习数学要注意的问题
1、数学发展的几个直接动因
数学问题,数学观念,数学符号,数学美学标准是数学发展的直接动因。现在,计算机给数学带来新的挑战。
2、数学方法的现代发展趋势
数学抽象化方法呈现新的特点,综合性方法日显威力,反常规方法将独领风骚,渗透性方法使数学四处结缘;多重对立数学理论独立发展并存,计算机对数学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课件ppt仪征市陈集中学必修5
《等差数列》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必修5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课件ppt苏教版必修5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课件ppt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必修5
苏教版必修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件ppt
必修5《等比数列》课件ppt
《不等式与不等关系》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第1课时)课件ppt必修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课件ppt
2.1数列课件ppt江苏省泗阳中学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苏教版高一必修5《等比数列》课件ppt
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苏教版高一必修5《不等式与不等关系》课件
等差数列的概念(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第二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数列课件ppt常州市第一中学高一必修5
2.2等差数列(第1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3.4基本不等式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公式(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必修5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第2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差数列(第一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等比数列求和(第3课时)课件ppt苏教版高一必修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