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首先同学们要赶快走出上次月考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阴影,初三考的不仅仅是你的学习,而且需要过硬的心态,不能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更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丧失信心。
其次上课一定注意听讲,因为现在每个学校的进度都非常快,而知识点又非常难,相信很多同学都跟不上老师的进度,那上课一定注意听讲,把不会的知识点在课上记下来,课下一定要主动问老师。一定要注意老师上课讲的题是最精华,一定要弄懂。现在是初学不在乎你做多少题,关键在于你会多少题。一定要准备错题本,反复看,只要你能保证再出现以前错过的题不再出错,那我相信你的成绩会非常理想的。
初中的题目有一点非常好,题型有很多相同性,等到你以后做题做多了,你会慢慢发现。所以我还可以教大家一招,当你看到非常容易出现的题型的时候,如果你实在不能理解,那我希望你暂时能背下来,第一可以保证此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同时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理解它。
还有就是尽可能找一下学校去年的试卷自己检测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还有那些问题。
因为我们知道期中考试的难点有二次函数,所以最后把二次函数当中经常考的题型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次函数:
1.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1) 当出现任意三个点坐标的时候,直接带入求出解析式。
(2) 当出现(X1,0),(X2,0)的时候,用双根式求解析式。
(3) 当出现(h,k)时,就用顶点式求解析式。
2. 根据函数图象判断正负(a,b,c,a+b+c,a-b+c,2a+b)
a看开口方向(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b看对称轴(左同右异,a和b共同决定对称轴),c看与y轴交点(c0交y轴正半轴,=0过原点,0交负半轴),a+b+c看当x=1时所对应的y值正负,a-b+c看当x=-1时所对应的y值正负,2a+b看对称轴。
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结合(大题)
出现这样的题的时候注意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 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
y=ax2+bx+c(a0)
(1)关于x轴对称
y=-ax2-bx-c
(2)关于y轴对称
y=ax2-bx+c
(3)关于原点对称
y=-ax2+bx-c
5.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原则
6. 二次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注意对称轴是否在定义域内,如果在,那顶点坐标的纵坐标就是要求的最值,否则就不是。切记(很多同学在求最值时不看x的取值范围,直接用顶点坐标纵坐标当做最值,这样是错误的)
最后告诉自己你能行。
比0小的数(1)活动单导学案
实数(1)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幂的运算—幂的乘方教案
教案角
绝对值教案
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水位的变化教案
走进图形世界小结与思考活动单导学案
截一个几何体教案
线段的长短比较学案
计算器的使用教案
打折销售导教案
2015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
平方根教案
立方根教案
平行导学案
代数式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教案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的教案
相交线教案
注意全等三角形的构造方法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整式的乘法教案
用正多边形拼地板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教案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小结与思考活动单导学案
数轴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