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9
收藏
统计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课教材与上一册的教材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或多个单位。
教学一开始,以小朋友非常感兴趣的《喜羊羊与灰太郎》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四个卡通人物中,喜欢哪一个的人数最多,用什么方法能知道?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道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接着进行实践活动,具体活动步骤是:1、全班参与收集过程,强调语言完善。2、学习如何记录调查得到的数据?学生就记录的符号有打“√”、画“○”、画“△”、画“正”字等等,学生一致认为用画“正”字的方法比较简便,全班一起用这种方法记录。引出统计图后,发现“一格表示1”格子不够的问题,共同探讨出“一格表示2”的方法,从而解决了这一课时的重点。
从备课到上课,我收获颇多,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方面的诸多不足:1、让每个孩子经历收集过程中,我忽视了督促在黑板上记录的孩子,导致统计的总人数和班上的总人数不吻合。
2、在学生画统计图的时候,花的时间太长,导致拖堂。
3、分析统计图之后,应对孩子加以追问。例如:统计全班喜欢的体育运动,最后问“看到这幅统计图,你想对学校提什么建议?”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或都引导他说:“喜欢游戏的小朋友这么多,我想建议学校开设一个游戏兴趣班,使这些小朋友的兴趣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一问,又可以给这节课增添一点点色彩了。
总之,在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对学生统计观念的培养。引导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的全过程,体会到数学为生活服务,从而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016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2016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苏教版
2016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北师大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必备的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苏教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小学三年级期中数学试卷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青岛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6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练习
2015-2016小学三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苏教版
2016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016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西师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练习
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2015—2016学年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期中数学试卷分析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北师大版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北师大版
2016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苏教版
2016年三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