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收藏
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但想要奏效,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多做些典型题,并记住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以下是为大家提供的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自测卷,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自测卷(北师大版附答案)
一、填空题。
1.一年有( )个季度,有( )个月,( )个大月,( )个小月。
2.2000年的2月份有( )天, 2013年的2月份有( )天。
3.2013年小丽9岁,她只过了2次生日,那么她是( )年( )月( )日出生的。
4.从上午8时10分到下午2时,经过( )时( )分。
5.学校7月5日放暑假,到9月1日开学,这个假期一共是( )天。
6.课外小组15:20开始活动,经过1时10分结束,结束时是( )时( )分。
7.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15年7月1日是( )周年。
8.一般来说,每( )年有1个闰年,闰年全年有( )天。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小丽 4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 )
2.2014年是闰年,这一年有366天。 ( )
3.商店上午8时开始营业,晚上7时30分停止营业,全天营业时间是11时30分。 ( )
4.能被4整除,没有余数的年份就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 )
5.下午2时,用24时记时法记作14时。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2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 )。
A.0时 B.中午12时 C.晚上12时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日是( )。
A.2029年10月1日
B.2039年10月1日
C.2049年10月1日
3.某商场从早晨8:50到晚上8:30营业,该商场的营业时间是( )。
A.11时30分
B.11时40分
C.11时50分
4.笑笑从家到校要走20分,她早上7时45分出发,到校时间是( )。
A.7时65分 B.8时5分
C.7时5分
5.2013年的第一季度有( )天。
A.90 B.91 C.92
四、按要求转换记时法。
1.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17时( ) 20时( )
9时( ) 11时20分( )
21时( ) 7时( )
0时( ) 15时45分( )
2.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时刻。
上午8时( ) 下午2时( )
晚上9时( ) 晚上10时15分( )
中午12时( ) 上午10时15分( )
五、解决问题。
1.科技馆开馆时间如下表,科技馆每天开馆多长时间?
2.一列火车6时从甲站开出,15时到达乙站,这列火车平均每时行15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3.小明从上海乘火车去北京看望奶奶,列车出发时间是8:20,火车大约要行驶6时,奶奶家离火车站有50分的路程,小明大约几时到奶奶家?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数学这门课程。希望为大家准备的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自测卷,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第三课时教案设计
我们认识的数 苏教版第二册数学
认数-认识几和第几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位置和方向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分与和--6、7的分与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第一课时:认识整十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认数-第七课时: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美丽的花边 苏教版三下数学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法》教材分析 苏教版
认数-第九课时:练习一(2)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下册《认数》教案案例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认数--第二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第二课时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认识图形
认数-0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扇形统计图》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认数-认识 = 、> 、
认数-第三课时 认识几十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教案精选设计
认数-第六课时:比较数的大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教学设计案例
分与和--2—5的分与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