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收藏
新学期担任数学工作。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呢?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备“新”“趣”“活”“实”“数学味”“美“等特点。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新的质量观、教育观和学生观。
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
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班班通和投影作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二、趣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以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三、活
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四、实
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用足球场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教学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五、美
美算是比较高层次的要求了,好的数学课要做到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等等
六、数学味
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体现学科的魅力,既然是数学数学课就一定要上出一点数学味来。否则之前的几点都是花架子。
总之,教师要上好每一节小学数学课,教师要发挥本地特色和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运用和吸取、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营造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35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3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53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30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34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1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2
七年级数学等式与方程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负数的加减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61
七年级数学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4
七年级数学基本的几何图形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31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2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32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51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的值同步训练
七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58
七年级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同步练习题1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代入法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33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10
七年级数学概率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猜想证明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知识点同步检测55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水平测试题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