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6
收藏
导读:查字典数学网小编末宝掐指一算,现在够到高三党一轮复习的时候了!是不是很紧张呢?鸡冻有木有!为此,本小编更是要来凑一脚,带来了数学一轮复习的命题与量词、基本逻辑联结词的专练,还等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命题“若a>-3,则a>-6”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 B
解析 原命题为真命题,从而其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逆命题“若a>-6,则a>-3”为假命题,故否命题也为假命题.故选B.
2.命题“若x2<1,则-1
A.若x2≥1,则x≥1或x≤-1 B.若-1
C.若x>1或x<-1,则x2>1 D.若x≥1或x≤-1,则x2≥1
答案 D
解析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把条件和结论都否定后,再交换位置,注意“-1
3.设函数f(x)的定义域是R,则“∀x∈R,f(x+1)>f(x)”是“函数f(x)为增函数”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4.“α=6(π)+2kπ(k∈Z)”是“cos2α=2(1)”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由α=6(π)+2kπ(k∈Z),知2α=3(π)+4kπ(k∈Z),则cos2α=cos3(π)=2(1)成立,当cos2α=2(1)时,2α=2kπ±3(π),即α=kπ±6(π)(k∈Z),故选A.
5.已知p:a≠0,q:ab≠0,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ab=0不能推出a=0,但a=0⇒ab=0,因此,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6.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b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
A.a>b+1 B.a>b-1
C.a2>b2 D.a3>b3
答案 A
解析 由a>b+1,得a>b+1>b,即a>b,而由a>b不能得出a>b+1,因此,使a>b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b+1,选A.
7.“(m-1)(a-1)>0”是“logam>0”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8.设a,b都是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a|(a)=|b|(b)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
A.a=-b B.a∥b
C.a=2b D.a∥b且|a|=|b|
答案 C
解析 因为|a|(a)=|b|(b),则向量|a|(a)与|b|(b)是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所以a与b共线同向,即使|a|(a)=|b|(b)成立的充分条件为C项.
9.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是( )
A.若a≠-b,则|a|≠|b| B.若a=-b,则|a|≠|b|
C.若|a|≠|b|,则a≠-b D.若|a|=|b|,则a=-b
答案 D
解析 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为“若|a|=|b|,则a=-b”,故选D.
10.若α∈R,则“α=0”是“sinα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若α=0,则sinα=0,cosα=1,所以sinα
11.“sinα>0”是“α是第一象限角”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由sinα>0,可得α是第一或第二象限角及y轴正半轴;若α是第一象限角,则sinα>0.所以“sinα>0”是“α是第一象限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
12.若x,y∈R,则下列命题中,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是( )
A.甲:xy=0 乙:x2+y2=0
B.甲:xy=0 乙:|x|+|y|=|x+y|
C.甲:xy=0 乙:x,y至少有一个为零
D.甲:x
答案 B
13.以下命题:
①“若f(x)是奇函数,则f(-x)也是奇函数”的逆命题;
②“若x,y是偶数,则x+y也是偶数”的否命题;
③“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均为60°”的否命题;
④“若a+b+c=3,则a2+b2+c2≥3”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答案 ①③④
解析:对于④,只需证明原命题为真,∵a+b+c=3,∴(a+b+c)2=9.
∴a2+b2+c2+2ab+2bc+2ca=9,从而3(a2+b2+c2)≥9,∴a2+b2+c2≥3成立.
14.(1)“x>y>0”是“x(1)
(2)“tanθ≠1”是“θ≠4(π)”的________条件.
答案 (1)充分不必要 (2)充分不必要
解析 (1)x(1)y>0或y
(2)题目即判断θ=4(π)是tanθ=1的什么条件,显然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15.设条件p:x<1,条件q:|x|<1,条件r:-1
答案 必要不充分 充分不必要 充要
解析 满足条件p的集合A={x|x<1},满足条件q的集合B={x||x|<1}.满足条件r的集合C={x|-1
16.已知命题p:|x-1|0);命题q:|x-5|>2,且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求c的取值范围.
答案 (2,+∞)
17.已知集合M={x|x<-3或x>5},P={x|(x-a)·(x-8)≤0}.
(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P={x|5
(2)求实数a的一个值,使它成为M∩P={x|5
(3)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P={x|5
答案:(1){a|-3≤a≤5} (2)在{a|-3≤a≤5}中可任取一个值a=0 (3){a|a<-3}
解析:由题意知,a≤8.
(1)M∩P={x|5
(2)M∩P={x|5
(3)若a=-5,显然M∩P=是M∩P={x|5
结合①②知a<-3时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真命题、伪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反正都是命题,就看你辨识的清否。更多数学一轮复习资料,请在查字典数学网。
末宝带你游数学: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3.1认识不等式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1图形的轴对称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6尺规作图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3.3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7探索勾股定理(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自测题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7探索勾股定理(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3.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4全等三角形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1几何图形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定义与命题(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5角与角的度量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5逆命题和逆定理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2线段、射线和直线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1认识三角形(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7角的和差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2等腰三角形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2定义与命题(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四)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三)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6.9直线的相交(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2章2.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二)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3.3一元一次不等式(一)课时特训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1.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时特训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