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分析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大学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分析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大学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分析

大学数学教育人文精神分析

2016-11-23 收藏

一、大学数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关注人的发展和完善,强调人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从字面意思来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对应。科学精神体现为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强调价值的中立;人文精神则主要强调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和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应追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并行的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也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这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共同目标。数学是一门研究数与形的古老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往往具有较高的学科素养,但人文素养相对不足。多元化社会追求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因此,在高校数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意义重大。

(一)人文精神以数学为载体

数学是一门定义非常严格的学科,知识的理论推导必须具备严密的逻辑性和精确性。自20世纪以来,数学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各个学科领域并为其所用。基于此,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数学的巨大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概念、数学符号等具有抽象性,可以让人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锻炼思维能力。部分数学知识会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而被遗忘,但因其产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辨能力却能使人们终生受用。正是出于这层意义,数学的客观存在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成果,对人文精神来说则是一种重要载体。

(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将科学知识内化为潜在的能力、品质、精神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虽不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为基本道德修养与社会风气的形成指明了方向。科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并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不同领域,它们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对数学学科这样的基础课程来说,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关注人文精神培养,是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基本手段。

二、大学数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可能性

传统观念认为,数学教育与人文精神之间似乎毫无关系,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数学只是一种抽象的、理性的学科,开设这门学科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训练,以帮助他们掌握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服务于日常生活需要。所以,大学数学缺乏人文学科的情感,而人文精神却是相对内隐和模糊的,具有整体化、动态化、无规化、无序化的本质内涵,两者表面上看起来互相对立,但事实上,数学作为一种相对外显并且清晰的方法,有趋于静态化、规则化、序列化的趋势,且大学数学本身的求真、求善、求美精神与人文精神相通。另外,数学在让人满足求知、求真欲望的同时,也给予人承受深刻精神教育的熏陶。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长期过程,正是在这个艰苦寻求、验证、积累的过程中,人们经历了无数的验证、求证次数,在这期间付出的艰辛很难想象。如果把学习大学数学过程中的精神加以挖掘,就能发现其与人文精神的某些部分不谋而合。在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运用多样性的数学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秉持严谨认真的学科教学态度,与学生之间相互建立诸如信任、宽容、崇敬等情感,这些情感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使大学数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成为可能,成为大学数学能够真正走入学生内心的关键,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人格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大学数学教育应蕴含的人文精神

(一)严谨、朴实

数学概念、命题都是最根本的准则,且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修饰性词汇进行修饰。学习数学能够去除浮躁、深化灵魂,任何华丽的词语修饰数学,结果都是苍白的,更别说其他的夸大词语。与学科性质相似,严谨、朴实是所有学数学,以及研究数学的学者应具有的基本科学态度,且慎密、严谨、有条理的思维态度,有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二)理智、自律

数学知识体系是理性精神的表现。数学结论是经过不断证明复杂逻辑得出的结果,并非情感世界的宣泄。解决数学问题必须遵守相应的数学规则,如果违背了这一规则,只会得到与真相背道而驰的错误答案。这种经由数学熏陶产生的、基于规则的敬畏感被成功迁移到人和事物上,是人们逐步养成理智、自律等良好习惯的原因。因此,理智、自律,是大学数学应蕴含的人文精神之一。

(三)诚实、求是

在数学领域,伪科学不容存在,更不允许其他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亵渎这一学科。其中,数学结论对科学性、真实性的要求极高,如数学结论的语言必须精确无误,真实有效。因而,诚实、求是是大学数学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实事求是的学习大学数学必备的科学态度。

(四)勤奋、自强

数学学习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不可投机取巧。数学学习生涯充满困难因素,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领略数学的真谛,激发自身求知欲,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和热情,并发挥主体性,主动探索,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探索精神。因此,勤奋、自强是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将人们对数学真理的追求扩大到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中。

(五)开拓、创新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大胆探索、猜想的过程,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思路正确,任何方法都能得出正确结论。因而,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探索定理、结论以及解决问题都需要学生创新思维、开拓精神,加上现代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所以,开拓、创新精神是学习大学数学需要具备的重要人文精神。

四、结语

综上可知,若要全面打开数学之门,充分探索数学的奥秘,需要在数学中融入人文精神。而在大学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是数学教学的突破,还是实现学生个人发展、提高审美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有助于数学教学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