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分析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分析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分析

2016-11-23 收藏

一、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学生充分不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扮演主要角色,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作用。简单来讲,在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时学生首先进行自主预习,自己初步了解之后提出问题,找出重点、难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也提出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也可以通过组成学习小组,和同学们相互交流、帮助,对所有的问题进行探索和思考,自己搜集资料寻找需要的原理和概念,也可以学习同类型问题网络上已有的处理方式,加以借鉴,然后得出解决的方案,随后教师对学生的方案进行评估,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改进意见,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最后得出结论,相当于是学生和教师合作完成的。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索的能力,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对于知识也理解更加深刻,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操作性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世纪操作性强,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制作模具、在黑板板书、充当小老师,在讲台给同学讲解自己的看法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学习途径也多种多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定理的内涵和数学规律的性质,以及运用方法。

2.探究式教学模式有趣味性

探究式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自主动手、动脑环节,丰富了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选择的方式,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学习情境的设置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年龄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选择的数学问题也要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

3.探究式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动性

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自主学习,还有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采取小组互动的学习模式,让每一位小组的成员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把问题综合起来,并和小组成员讨论,运用自己所有的知识、查阅相关文献,先互助解决问题,不能很好解决的再与教师讨论,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的相互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提升了学习质量。

4.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学生获得的知识来自于教师的理解和经验,来自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学生接受的是现成的知识,探究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更加深刻,获得掌握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一问题可能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甚至答案也是开放性的,学生要多角度看待问题,多层次思考问题,对知识有深层次的了解,并运用演绎推理法把解决方法应用到同类型的问题中去。

三、如何在小学数学领域很好地运用探究式教学

1.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目的提供一个大方向。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根深蒂固,所以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思维,这是探究式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必须从原有的直接灌输的模式中走出来,渐渐培养起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模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淡化学习目的,注重学习过程,不把讲授知识作为唯一重点,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益和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自主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意识和发放性思维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教学方式的不足,及时改进。

2.探究式学习的形式丰富多彩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教师掌握课堂的节奏,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员,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动手动脑,而是去逃避,等待教师帮忙,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教材有标准答案,学生自己发挥的结果是与标准答案相去甚远。即使内在理论是一致的,但形式上不尽相同,往往最后还要照标准答案在改写一遍,也使得部分学生干脆懒得自己写了,但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的依赖。这种依赖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也不愿意花费精力去思考。因此,在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学生不再对教师产生依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不是单一的直线式教学,通过各种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进行探究,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去探究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准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模式,例如小组讨论、建立模型、担任小老师等,使同学又动脑又动手,锻炼实践能力,培养相互合作互助的意识,交流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3.探究式教学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意识,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提点者的身份,坚持鼓励学生自主的从教材中、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并把数学原理和规律运用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去,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探究、发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学到的东西才能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与社会的接轨。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想象空间,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增加运用数学知识的机会,深入了解数学,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提升探究能力需要创设情境

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才能有很好促进对数学指示的探究,合理的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保持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思考的情境,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使学生的探究能力有所提升。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养成积极地学习态度,使数学教学更高效、更贴近生活,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