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收藏
一、过多地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一)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的教学设计无论怎样精彩,学生没有兴趣,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那么我们的教学也毫无效果可言。因此,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双重提高。因此,我们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锻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学生只有会思考问题才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有一个烙饼问题:有一个烙饼的锅,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烙饼的时候每面饼需要烙三分钟。一天家里来了3位客人,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烙饼才能让这三位客人都能够尽快吃上饼呢?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需要烙四次做出四张饼,才能让三位客人都吃上饼。这时候我给学生一段思考讨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我们直接做三张饼是否能够加快速度,让客人尽快吃上饼呢?这时候学生都开始讨论起来最后都能够说出并理解烙三次才是最快的方式。学生在这样自主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不仅掌握的解题办法更学会了相关问题的思考方式。这才是我们数学教学最应该培养的数学能力。
(二)处理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信心
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如果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开展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模式更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与学生拉近心理距离,学生才能放开心扉地与教师沟通交流,才能认真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才能放松心态积极主动的发言、思考问题。
二、教学情境创设流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参与教学。我们许多教师也都是本着此目的挖空心思地设计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但问题是,这些教学情境很多是为了学生兴趣而创设的,情境创设已经背离了为教学服务的宗旨,一味地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却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学生倒是热闹起来了,课堂秩序却无法保证。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恰当、合理利用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保证情境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既要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并且,教师在预设情境前要充分考虑到情境创设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要提前思考情境下的可控性,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课堂内良好的学习秩序。
三、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纵观现在,教师运用的合作学习方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平等、自由、真诚地交流中学会了探索交流,学会了与人共处。但并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内容都适用小组合作学习,有些一目了然的问题,有些一点就透的内容,如运用合作学习,费时、费力,且学生得到的知识不完整、不系统,甚至不准确。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才有效,即应以个性行为开始,当学生解决问题陷于迷惑,苦求不得之际,再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才最有效。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四、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我们的农村学生也能够得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论文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三备考:高考数学主要考点
辩证看待2013北京高考数学题难度降低对考生的利弊
高三数学数列前n项和数学公式
高三备考:数学常用逻辑用语
高三必读:数学函数复习方法
高三辅导:弧长面积公式的应用
高三必读:数学导数公式总结
高三数学导数知识点
高三备考:数学集合公式大全
高三备考:数学数列公式大全
高三生必读:概率知识点归纳
高三备考:数学解析几何公式大全
2014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五大注意点
高三必读:七大主干知识详细盘点
高三数学辅导: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应用
高三备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高三备考:复数要点归纳
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总体方案
高三备考:数学复习牢记九核心考点
2014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高三数学排列知识点汇总
高三数学复习指导:平面向量
高三数学数列考点归纳总结
高三备考:数学诱导公式大全
高三第一轮备考:数学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依据
高三数学备考:圆锥曲线方程
高三备考:数学复数公式大全
高三必读:轨迹方程的求解
高三备考:2014高考数学备考复习策略(二)
高三数学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