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收藏
一、哪些是高考数学的高频考点?
1.十四个必考考点:
(1)集合:集合的运算;
(2)复数:复数的运算或几何意义;
(3)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化直角坐标;
(4)算法:
(5)解三角形:
(6)数列:等差(比)数列的概念及运算,问法会有创新;
(7)几何证明选讲:
(8)三视图:综合考察多面体或旋转体的基本性质、空间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9)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或小综合,或与思维方法有关;
(10)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有关的问题:小综合、问法上会有创新;
(11)直线与圆:综合在几何证明选讲或极坐标、参数方程中考察。
(12)圆锥曲线:考察定义、几何性质或标准方程;
(13)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主要考察利用两个原理或两个计数模型计数。
(14)函数:综合、创新。
另外,定积分、几何概型在近四年的高考中都出现了一次,也属于容易题,在今年的备考中也要加以注意。
2.除了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外,应对中档题还有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1)三角变换、正弦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最值或与解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2)立体几何中平行垂直的证明、空间角的求法。特别要注意最后一问往往是探究性问题。
(3)概率与统计:主要考察对概念的理解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导数及函数性质的应用。与往年相比在最后一问上可能会有变化或创新。
(5)解析几何:主要以椭圆或抛物线为背景,考察解析法的运用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
3.要得高分,肯定还要拿下一些较难的题目,较难题都考查哪些内容?
(1)第8题、14题:
多以几何问题或实际问题为背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常常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以及数列有关的问题。
(2)第20题
主要考察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往往以组合数学的内容为依托。通常三问,第三问难度较大(一般5分)。
二、有效的考前复习—抓住3个核心
1.核心概念
注重对概念的考察是北京高考数学试题的特色。依据2013年考试说明及北京市试题特点,以下几个方面的概念是复习中应特别关注的:
(1)充要条件;
(2)函数:函数的本质、表示、函数的性质(主要是单调性)、函数观点等;
(3)数列:函数的观点(定义域可数的函数)、归纳地推雨归纳猜想、等差(比)数列的概念;
(4)概率与统计:随机事件、加法及乘法公式、古典(几何)概型、用样本估计总体等;
(5)几何有关的概念:三视图、空间角、线性规划、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定义和性质等。
2.核心思维
(1)极端原理;
(2)运动变化的观点;
(3)试验、猜想;
(4)构造;
(5)正难则反等。
3.核心方法
(1)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求最大(小)值得方法;
(2)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3)空间几何元素平行垂直的证明、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的方法;
(4)概率的求法、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5)导数的应用、函数的应用:解决方程(零点)、不等式问题的方法;
(6)解析法解决圆锥曲线的问题。
2016小学数学英语词汇(a字表)归纳总结
2016小升初数学知识点整数概念解析
2016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必做试题练习
2016年中考数学复习试题(必做)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随堂训练:第四节
16年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模板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重点知识(三年级下册数学)
小学数学游戏大全之乘积首位变末位
高三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016
2015-2016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模板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下册乘除法复习要点
小升初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大全
2016数学趣味游戏大全—少了100元
15-16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列前n项和公式分享
小升初数学分解质因数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九章数学练习:第三节
小学数学经典趣味游戏缺失的数字
2016高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示范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练习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2016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思想方法
15-16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总结
小升初数学小数知识常见考点复习(2016)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重点公式及概念
2016年小升初数学考试思想方法汇总
2016年春小学一年级(2)班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课后训练(角的度量)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课后练习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空间向量难点提分专练
2015-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五大忌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