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哈市2012年《中考(微博)说明》,试题按其难易程度可分为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三种试题分值比约为5:3:2,这说明中考数学试卷中中等题和容易题占总分的80%,教材很重要。目前把《考试说明》中的每一个考点都落实在教材具体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习题以及例题之中,并且考生对每个考点的考试要求要心中有数,同时弄清教材中哪一个真命题可以作为合情推理的依据,哪一个是真命题但不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
每天限时练两套习题
考生一定要强化训练,最好每天练习两套习题。训练时要注意:限定时间,训练速度和准确性;明确错题原因,是审题不细、计算不准、概念不清、还是方法不当;对错题最好是分类整理,并循环巩固;对基础题中利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和多解问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归纳。
要把综合题分解成小题
中考试题中的27题、28题是对解决综合问题能力的考查。这两道综合题要学会把大题分解成若干小题。
27题将是以代数为主的综合题。此题的难点是第三问中开放或探究问题的解决。解决此类问题要注重运用待定系数法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8题应是以几何为主的综合题。此题解决的难点是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图形变换问题。尤其应明确三问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
大题采取分步采分
数学准确估分关键在于大题,在考试结束后,应将自己答大题的主要过程重新再现出来,然后研究标准答案,核对答案。采分点比较大的看能拆成几个,采取分步采分。可以估两次分,然后取平均值,估分上下浮动不可以超过两分,否则会影响到填报志愿。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对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直角》教学反思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锐角和钝角》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直角》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对称》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同步练习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分一分与除法》教学反思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分一分与除法》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用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
沪教版数学二年上册《分一分与除法》教学评析
沪教版数学二年上册《分一分与除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一)》同步练习
2016年秋一年级数学上册2单元测试题(青岛版)
2016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练习卷(北师大版)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锐角和钝角》说课稿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锐角和钝角》教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模拟题(2016年)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课堂实录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角》教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应用题》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