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2
收藏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截至2007年7月1日零食,我国人口已达1293300000人,这个数读作(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2、把4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9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3、把一个棱长是6cm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的体积是( )cm3 。
4、把3/5:6/7化成就简比是( ),比值是( )。
5、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cm2,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cm2。
6、若1/2x =2/5y,那么x:y =( ):( )。
7、某商店出售A、B两种家电,,售价都是1200元,A是新产品,可赚20%,B是积压产品,要赔20%,商店总体上是( )(填“赚”或“赔”)了( )元。
8、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中任意抽出( )张,才能保证至少有1张是同花色的。
9、2.4时=( )时( )分 2050m=( )km( )m
10、( )/5=0.6=12:( )=( )%
11、如果y=5x,那么x和y成( )比例。
12、在下列各数中,0.6、0.666……、7.018、22/7,有限小数有( ),无限有小数有( )。
13、按规律填数
2 8 10 16 19 ( )( ) 35 40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乘加、乘减》教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片段及反思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上册《10》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材分析及建议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玩具》教学反思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一上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一上《妈妈的小帮手》单元分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一上《走进花果山》教学实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有趣的七巧板》练习题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猫钓鱼》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玩具》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玩具》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加、乘减》练习题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一年级上册《走进花果山》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除法》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上《走进花果山》教学设计
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10》课后反思
人教版一上《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玩具》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