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7
收藏
对于小学生来说,知识点对同学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比的基本概念
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2、比值通常用分数、小数和整数表示。
3、比的后项不能为0。
4、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6.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求比值
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三)化简比
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求出分数的比值后,在把分数比值改成比。
(四)比的应用
1、比的第一种应用:已知两个或几个数量的和,这两个或几个数量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60人,男女生的人数比是5:7,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60人就是男女生人数的和。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60÷(5+7)=5人
第二步求男女生:男生:5×5=25人 女生:5×7=35人。
2、比的第二种应用:已知一个数量是多少,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另外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有男生25人,男女生的比是5:7,求女生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题目解析:“男生25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数量。
解题思路:第一步求每份:25÷5=5人
第二步求女生: 女生:5×7=35人。 全班:25+35=60人
3、比的第三种应用:已知两个数量的差,两个或几个数的比,求这两个或这几个数量是多少?
例如:六年级的男生比女生多20人(或女生比男生少20人),男女生的比是7:5,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优秀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圆锥的认识》优秀教学反思12册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第二学期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画一画》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应用》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表面积》后记教学反思案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缩放》第二学期教学反思(数学吧)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第十二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学后记课后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12册《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交集和并集---数学故事阅读初高中数学系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教后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春季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尺》优秀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意义》教学案例反思
《验算》数学幽默小故事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变化的量》教学反思第二学期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缩放》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观察与探究》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反思
冷两倍---数学故事幽默系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第十二册课后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第十二册教学反思(教后记)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反思
数学故事:英文填空-----数学幽默小品
做数学之魔牌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后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