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有几种算法? 以一题为例,说明几种不同的思考过程。
(1)用加算减。由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可以用加法来计算减法。通常叫做以加代减。
15-8=?
------------这样想:因为8加7等于15,所以15减8等于人。
① 8+7=15
②15-8=7
(2)破10法。先用10减去减数,再把所得的差加上被减数中的个位数。
15-8=?
-------这样想:因为10减8等于2,2加5等于7;所以,15减8等于7。
① 10-8=2
② 2+5=7
(3)连减法。先把减数分成两部分,使一部分与被减数的个位数相等,另一部分暂且叫做“多余的部分”。然后,先从被减数里减去与它个位数相等的那一部分减数,再用10减去减数中的多余的部分。
15-8=?
----------这样想:因为15减5等于10, 10再减3等于7;所以,15减8等于7。
① 15-5=10
②10-3=7
这一种计算方法,如果运用熟练以后,这道题可以直接用10减去3就是所求的得数了。
这个“3”是怎样找出来的呢,就是减数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的那一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多余的部分”。可以简化成一句话:多3得7。由此推得:
15-7=8(因为7比5多2,所以多2得8)
14-8=6(因为8比4多4,所以多4得6)
16-7=9(因为7比6多1,所以多1得9)
13-8=5(因为8比3多5,所以多5得5)
……
在计算这几个减法题的过程中,用到“多2得8”“多4得6”“多1得9”“多5得5”,可以看出一条规律,就是使这个“多余的部分”与得数相补为10。
算法概念教案
2016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6
二项式定理学案2
2016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8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学案2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平面区域教案2
覆盖教案
系统抽样教案1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4
二面角教案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学案1
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教案
系统抽样教案2
分类与讨论教案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学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教案3
2016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29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教案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教案
排列教案
统计案例教案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学案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教案6
抛物线的简单性质教案
多边形的面积和面积变换教案
不等式复习学案
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平面区域教案1
2016届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30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