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怎样使学生认识“集合”呢? 可以结合教材内容,举出一些实例,使学生对于“集合”有个初步的了解就可以了。例如:
(1)一个班的所有学生可以作为一个集合。
(2)在礼堂所有听报告的人可以作为一个集合。
(3)某运输队的所有卡车可以作为一个集合。
(4)某专业组的所有绵羊可以作为一个集合。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集合是指具有明确范围的一些确定的对象的全体。集合也简称为“集”。
在认识集合的同时,还可以认识“元素”,为了说明什么是元素,还是举出一些实例为好。
(1)一个班的每个学生是这个班的学生集合的元素。
(2)在礼堂里听报告的每一个人是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
(3)某运输队的每辆卡车是这个运输队的卡车集合的一个元素。
(4)某专业组的每只绵羊是这个专业组的绵羊集合的一个元素。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集合里的每一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元素也简称为“元”。
一辆卡车也可以作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就是这辆卡车。一个人也可以作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也只有一个元素,就是这个人。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有限多个,也可以是无限多个。像前面所举的4个例子,这些集合中的元素都是有限多个。但是,所有自然数的集合,它的元素就是无限多个。
关于集合的表示方法。小学数学教材中采用的是画圈的方法。我们把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韦恩图(韦恩是英国一个数学家)。它是在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外面画一个圈,直观地表示这个集合。例如:
表示5辆卡车的集合。
它的元素是每一辆卡车。
表示4只绵羊的集合。
它的元素是每一只绵羊。
表示6把镰刀的集合。
它的元素是每一把镰刀。
表示一个书包的集合。
它的元素就是这个书包。
表示蔬菜的集合。它的元素是一棵白菜、一个茄子、一个西红柿和一条黄瓜。
第3课时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几何图形问题课件
2015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25.1随机事件与概率课件(2份)
21.4二次函数的应用(共2课时)教学设计
22.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共2课时)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上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共3课时)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4.1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
24.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4份)
2015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圆的有关性质课件(4份)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4.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共4课时)教学设计
22.1比例线段(共4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课件(共12张PPT)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25.2用列举法求概率课件ppt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2.2一次函数(共5课时)教学设计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5.3等腰三角形(共2课时)教学设计
2015—2016年八年级上21.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共18张PPT)
2015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23.2中心对称图形课件(共3课时)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2.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共6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2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4份)
2015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23.2.1中心对称课件
21.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
2015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5.2用列举法求概率课件(2份)
23.1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旋转作图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2份)
24.1.4圆周角课件(共21张ppt)
2015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23.2.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课件(35张ppt)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上15.1图形的轴对称(共3课时)教学设计
2015秋人教版数学九上23.1《图形的旋转》课件(共2课时)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第25.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