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在实际生活中,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小数是不够用的. 例如,由于强冷空气过境,某地的温度从4℃急剧下降了7℃,那么这时温度是多少呢?用算式来表示就是求4—7的差.但就小学数学而言,这个差是不存在的,然而实际上这时的气温却是客观存在的.为了解决这类“不够减”的矛盾,人们引进了一种“新数”——负数.
我国是最早认识正数和负数的国象早在公元1世纪,我国就明确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公元3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不仅更加明确了负数的意义,还创造性地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算筹是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了较为普遍的使用,历经几千年,直到明代才被算盘所代替而退出历史舞台.
古代算筹是一些长13~14cm、粗0.2~0.3cm的小棍,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骨头、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大约270多枚为一束,放在布袋里随身携带备用.
用算筹表示数有以下两种方式:
纵式Ill||||||||||||
横式一二三
123456789
表述一个正整数时,分别用纵式和横式,交替表示其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的数字,如2165表示为=|.
刘徽分别用红色、黑色算筹形象地区分正数和负数,为人类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们至今还在用颜色来区分正负,例如用赤字表示负债或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位数的读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5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 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7加几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8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9的图画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6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8加几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6加几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二)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7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4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关于7的图画应用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位数的读写法(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9的认识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