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根据《易经》记载,上古时期的初民们为了记事表数,“结绳而治”,即在绳子上打结,用绳结代表数字. 这种记数方法,事实上应用相当广.早在公元15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用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记录到底收获了多少捆庄稼.据说,在古代波斯,有一次,国王命令他的将士守卫一座桥梁,60天之内决不能放弃.为了表示这个数字,波斯王用一根皮绳打了60个结.并告诉士兵:你们过完一天可以解一个结,等到全解完了,任务就完成了. 另外,刻痕记数的产生可能更早.5000年以前,黄河流域和古埃及的人们都曾使用过这种办法.1937年,在墨拉维亚,人们发现一根旧石器时代狼的桡骨,上面刻有55道痕迹,人们认为这是远古人类所为.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用刻痕方法记数的最早例证了.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减法》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可爱的小青蛙》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说课稿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看一看(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基本知识点梳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做家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青蛙》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长方形、正方形》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正方体、长方体》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的乘、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回家路上》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重要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做家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可爱的小青蛙》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大数》教学教案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学反思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教学反思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