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9
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等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并应用这一性质判定指定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教学难点:
能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并能灵活实际运用生活。
四、教学准备:
直尺,小棒,统计表,课件、实物投影等
五、教学过程:
(一)实践操作,问题引入
1、游戏导入
[出示两根小棒]请看,我这里有两根小棒,猜一猜,这是干什么用的?可是今天我想用这两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能围成吗?为什么?围成一个三角形最少需要几根小棒?那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平面图形。)那我们就再加一根,围一个三角形,好吗?这个盒子里面有很多根长度不同的小棒,是不是随便取出一根就能和这两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呢?(谁愿意来试一试:围两个三角形)
2、问题的提出: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你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吗?要想操作得开心、顺利,我们要先读懂规则,读懂规则是顺利进行探索与发现的关键。请看屏幕(试验表格,默读)
(二)合理猜想,探究发现。
初步体验,提出猜想
1、学生小组合作活动
活动工具:四根小棒,其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7厘米、9厘米。
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①每次实验选出3根小棒来围三角形,实验完毕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实验。
②4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合作完成实验,并指派一名同学为记录员,填写实验报告。
③全部实验完毕后,小组内同学说一说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并给予适当指导。
全班讨论交流: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是)谁愿意把你们摆的情况 给大家介绍一下?
(1) [实物投影]展示实验报告, 摆的情况有:① 3、4、7 ②3、4、9
③3、7、9 ④ 4、7、9
[电脑动画演示四种围三角形的情况]
(2)讨论: 这四组小棒,有的围成了三角形,有的没有围成三角形,这是怎么回事呢?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和什么有直接的关系?(板书课题)(先小组交流,然后共同分享)大胆猜想一下,这三条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3)提出猜想:三角形的三条边,一定要有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比第三条边长,否则不能围成三角形。(板贴:三角形 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说不出来,教师就要引导,举例子:如果这三条边的长度我们用a/b/c三个字母来代替,怎么样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呢?怎么样用一句话代替他们之间的关系呢?这仅仅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猜想,到底三角形三边之间是不是有这样的关系呢?我们还要进行验证。你想怎样验证?(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完成板书 字母代替)
验证猜想
1、小组验证猜想活动: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吗?
2、活动要求:
①小组内每一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条边的长度,进行比较。
②小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师问:同学们刚才实验得出①和②不能围成三角形,而在①中,3+7>4呀,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加强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中的任意理解)
4、练习:(1)书上31页第一题。
师问:如果我给你3根小棒,你能很快判断能否摆成三角形吗?
(2)一组线段:3厘米、3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如果请你选其中三条围成一个三角形,你会怎么选?
(三)实践应用,强化认知
1、[课件出示动画情景图 小和尚挑水]
梅花亭
清泉山
少林寺
小和尚去清泉山取水你认为他会走哪条路?你是怎样想的?
2、建筑工人打算制作一个三角形的钢架,其中有两根钢管长分别是5米和8米,那么第三根钢管的长可能是几米?
思考题:用15根等长的火柴棒摆成的三角形中,最长边最多可以由几根火柴棒组成?
(四)自我小结,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还有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比如
1、三角形边的关系
2、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角形任意两边的差与第三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探索。
初中数学的四个良好的习惯及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儿歌大全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
数学学习方法精选
初中数学圆与直线知识点复习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法知识点(例题)
2016中考数学考点复习:直角三角形
学好初中数学的四个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扇形图
初三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投影与视图
2016年二年级数学春学期第五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学期知识点总汇圆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卷(青岛版)
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浅议(10篇)
高一知识点复习:直线与方程及立体几何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因式分解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北师大版)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归纳
初中数学知识点:构造方程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分享:三种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
高中数学学习技巧:如何学好高一数学的方法
小学数学全套计算公式归纳
三角形的按边分类方法(四年级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归纳
初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公式的应用
高一数学最简单直接的学习方法
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10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