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由下列七位成员:弗雷德里克、乔治娅、海伦、艾琳、乔治、卡林和拉蒙特组成两个委员会X和Y。此外,我们还知道:
1.每个人必须在委员会X或委员会Y办事;
2·没有人能够既服务于委员会X又服务于委员会Y;
3·弗雷德里克不能与乔治娅或乔治在同一个委员会工作;
4·海伦不能与艾琳在同一个委员会工作。
[问题]
题1如果海伦在委员会X,下列哪一条必定是正确的?
(A)弗雷德里克在委员会X;(B)乔治娅在委员会Y;(C)艾琳在委员会Y;(D)卡林在委员会X;(E)拉蒙特在委员会Y。
题2如果委员会X只有两个人,下列人员当中谁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A)乔治娅;(B)海伦;(C)乔治;(D)卡林;(E)拉蒙特。
题3如果拉蒙特与卡林或艾琳不在同一个委员会,下列哪一条是错的?
(A)弗雷德里克与艾琳在一起;(B)乔治娅与海伦在一起;(C)海伦与卡林在一起;(D)艾琳与卡林在一起;(E)乔治与拉蒙特在一起。
题4原先的条件再加上下列哪一条限制,使委员会的成员分配只有一种可能?
(A)弗雷德里克和拉蒙特必须在委员会X,而海伦必须在委员会Y;(B)乔治必须在委员会X,而卡林和拉蒙特必须在委员会Y;(C)乔治娅和拉蒙特必须在委员会X;(D)海伦和另外四个人必须在委员会X;(E)艾琳和其他三个人必须在委员会Y。
【答案】
答题1选(C)。根据题意与已知条件4,很明显(c)是肯定对的。既然海伦不能与艾琳在同一个委员会工作,那么,如果海伦在委员会x,艾琳必定在委员会Y。
答题2选(B)。不是海伦在委员会X,就是艾琳在委员会x(已知条件4)。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是弗雷德里克(已知在条件3)。而在选择中,这三个人的名字只有海伦一人出现,因此只能选她了。
答题3选(C)。根据题意可推出卡林与艾琳在同一个委员会。既然卡林与艾琳在一起,那么海伦就不能跟他在一起,否则违反已知条件4。
答题4选(D)。类似这种题目,我们只能用排除法来做,看哪个选择完全符合条件才能断定。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先看(A)。如果(A)是正确的,那么根据选项所给条件和已知条件3和4,我们可以得出,肯定在委员会X的人是海伦、乔治娅和乔治。但是卡林没有得到限制,他既可以在委员会X,又可以在委员会Y,这就不可能是惟一可能的分配方案。
再看(B)。由题意和已知条件3可推出:乔治和乔治娅在委员会X,卡林、拉蒙特和弗雷德里克在委员会Y。尽管我们可以从已知条件4知道海伦与艾琳不在同一个委员会,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确定究竟谁分在哪个委员会,因此这也不是惟一的分配方案。
然后我们来看看(C)。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3,我们可以知道,委员会X里有乔治娅、拉蒙特和乔治,委员会Y里有弗雷德里克,而海伦、艾琳和卡林的位置不能确定,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选择,因此(C)肯定是错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D)。根据题意我们可推出委员会X有五人,而委员会Y有两人。既然海伦在委员会X,那么艾琳肯定在委员会Y(已知条件4)。现在委员会Y只能再进一人,根据已知条件3,可推出这个人一定是弗雷德里克,而其余人员只能到委员会X工作,这是惟一的分配方案,因此(D)肯定是正确的。
最后我们再看一看(E)。根据题意和已知条件4,我们只能推出艾琳和其他三人在委员会Y,海伦和其他两人在委员会X,其余人员在哪个委员会根本无法再推下去,故(E)也是错误的。
参加小数教师专业研究能力提升培训会感言
2017中考数学一轮模拟试题练习(有答案)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高三数学:直线的参数方程,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 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开口说话”
2017小升初数学测试题(青岛版有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圆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上学期)
高三文科数学: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2016-2017学年度上期学业评价方案
高三文科数学:用样本估计总体
2016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教研组活动计划
高三理科数学: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高三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1)统计初步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面分析
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段考试卷分析(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历年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16—2017)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同步练习题(2016年)
沪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线段、射线、直线》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相信学生,就有精彩
2016年秋季四年级数学《角的计算》练习题(上册)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改革
必备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练习题(2016年)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同步检测题(上册)
每日一练:2016中考数学真题三角形定理
高三理科数学: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数学线性规划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教学叙事 第一次布置作业的后果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笔记 再说《图形中的规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