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一天晚上,在一个由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女儿组成的四口之家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杀害了另一个成员;其他两个成员,一个是目击者,另一个则是凶手的同谋。
(1)同谋和目击者性别不同。
(2)最年长的成员和目击者性别不同。
(3)最年轻的成员和被害者性别不同。
(4)同谋的年龄比被害者大。
(5)父亲是最年长的成员。
(6)凶手不是最年轻的成员。
在父亲、母亲、儿子和女儿这四人中,谁是凶手?
答案:
根据(3),最年轻的家庭成员不少被害者;根据(4),也不是同谋;根据(6)也不是凶手.于是,根据(4),只有以下三种可能(a代表同谋,v代表受害者,k代表凶手,w代表目击者):
1 2 3
最年长的成员 a a k
次年长的成员 v k a
次年轻的成员 k v v
最年轻的成员 w w w
根据(5),父亲是年长者;从而母亲是次年长者.根据(2)和上述的这些可能,最年轻的家庭成员是女儿;从而次年轻的是儿子.于是,从最年长的家庭成员到最年轻的家庭成员,上述的三种可能就是:
1.2.3
父亲 a a k
母亲 v k a
儿子 k v v
女儿 w w w
根据(3),1.不可能成立.根据(1),3.不可能成立,因此只有2.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凶手是母亲.
浙教版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
浙教版数学七上1.4《绝对值》ppt课件之三
浙教版数学七上4.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4.2《代数式》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角的大小比较》
七年级上《等式的性质》浙教版
浙教版数学七上1.4《绝对值》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1课时)
浙教版数学七上1.4《绝对值》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大小比较》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飞云镇中学《探索规律》(杨小将)
浙教版数学七上2.2《有理数的减法》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1.4《绝对值》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1.2《有理数》ppt课件
浙教版数学七上1.1《从自然数到分数》ppt课件之一
七年级上5.3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浙教版)
浙教版数学七上1.3《数轴》ppt课件之一
浙教版数学七上2.1《有理数的加法》ppt课件(二)
浙教版七年级上《7.6 余角和补角》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一元一次方程复习》(1课时)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4章《代数式》复习课
浙教版七年级上光明中学《6.4扇形统计图》-中小学课件站
浙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大小比较》ppt课件之二
浙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大小比较》ppt课件之三
浙教版数学七上4.3《代数式的值》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1.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公开课)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上1.4《绝对值》PPT课件
七年级上6.2 统计表(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4.6 整式的加减》(2 )
浙教版七年级上2.7准确数和近似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