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4
收藏
问题:如果3只猫在3分钟内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猫将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
这是一个古老的趣题,常见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3只猫用3分钟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们必须用1分钟捉住1只老鼠。于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们1分钟时间,那么同样的3只猫在l00分钟内将会捉住100只老鼠。
遗憾的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刚才的解答实际上利用了某个假定,它无疑是题目中所没有谈到的。这个假定认为这3只猫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同一只老鼠身上,它们通过合作在1分钟内把它捉住,然后再联合把注意力转向另—只老鼠。
但是,假设3只猫换一个做法,每只猫各追捕1只老鼠,各花3分钟把它们捉住。按照这种设想,3只猫还是用3分钟捉住3只老鼠。于是,它们要花6分钟去捉住6只老鼠,花9分钟捉住9只老鼠,花99分钟捉住99只老鼠。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计算上的困难,同样的3只猫究竟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捉住第100只老鼠呢?如果它们还是要足足花上3分钟去捉住这只老鼠,那么这3只猫得花l02分钟捉住102只老鼠。要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这是题目关于猫捉老鼠的效率指标,我们肯定需要多于3只而少于4只的猫,因此答案只能是需要4只猫,虽然这有点浪费。
显然,对于3只猫是怎样准确地计算猫捉老鼠这种行动的时间,这个趣题没做任何交代。因此,如果允许答案不唯一,那么,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3只、4只、甚至更多。如果要求答案唯一的话,这个问题的唯一正确答案是:这是一个意义不明确的问题,由于没有更多关于猫是怎样捕捉老鼠的信息,因此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简单的趣题启示我们,在解答一个数学问题(也包括其他问题)前,一定要仔细领会题目所给出的全部信息,既不要曲解题义,也不要人为添加条件以迎合所谓的标准答案。当然这个趣题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人生启示──只有合作才能产生最佳的工作效益。
小学数学老师观摩课学习小结
小学数学评课 青蓝工程,数学实验课
小学数学老师听课反思 “倍的认识”观后感
一年级数学教学全部反思(按顺序编排)
2017年小学数学市级骨干教师述职报告
在学习中领悟成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观摩课有感
小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学创新 --《国际化视野下的基础教育论坛》学习反思
二年级数学“骨干教师引领观摩课”听课反思
小学数学老师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支教工作总结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的这些方面?
教师教研论文 数学课上也可以扯一些“题外”话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小论文 不能舍弃的“重中之重” ——论线段图的重要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前复习计划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困生辅导工作总结
《认识钟表》试讲稿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小结 微课比赛 赛出风采
六年级《百分数认识》听课小结
教师学习心得 听吴正宪老师讲数学
《比多少》听课心得体会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倍的认识》评课稿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2018年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三角函数关系
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及实践
小学数学老师教研论文 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老师随笔 “小老师”派上大用场
七年级数学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
2018年中考数学复习方法:注重课堂,记好笔记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学心得 在探索中成长
小学数学老师工作反思 单元小测该不该打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