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依据:《算法统宗》;编诗:程大位) 旷野之地有个桩,桩上系着一腔羊;
团团蹋破三亩二,试问羊绳几丈长?
【解说】这是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写的一道著名的数诗题,题目记载在他的名著《算法统宗》上。题中的“腔”字,是一个量词,“一腔”作“一口”或“一只”解。
题目的意思可以是:
在空旷的原野上有一个木桩,木桩上系着(用绳扣着)一只羊。羊的活动面积为3亩2分大,问:系羊的绳子是多长?
显然,这是个已知圆面积求半径的算题。根据旧制1亩=60平方丈,1分=6平方丈,可知3亩2分=192平方丈。再依据圆面积公式S=πr2,取π=3(古代一般对π值要求不很精确),可知,r2=192÷3=64,r=8,即系羊的绳长为8丈。(答略)
(注:若取π为3.14,则绳长就约是7.82丈了。)
由于旧制亩与法定单位“平方米”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米=0.0015亩,旧制长度单位与法定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米=3尺,故也可将它换算为“平方米”作单位的数去计算,具体算法从略。
【思考、练习】
1.将这道题目用法定的“平方米”等为单位再计算一遍,它的得数是多少?与上面的得数一样吗?(答案略)
2.在圆形牧场的直径上,树立着两根木桩,桩与桩之间的距离是20米,从桩到牧场的边上都是10米。在木桩下面都有一个铁环,铁环里穿着一条30米长的绳子,绳子两端各拴着一只羊。羊虽然拴着,却能够在一定的距离内自由活动。但是,当一只羊走到牧场边上时,另一只羊就被绳子拽着,走到紧挨着木桩的地方。羊本来是一会儿在这里吃草,一会儿又到另一个地方去吃草的,这两只羊能够吃草的面积,相当于这个圆形牧场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
(提示:绳子30米,但羊不可能在30米范围内自由活动。当一只羊紧紧地拽着绳子走到牧场边上时,另一只羊则走到木桩旁边了,吃草面积是在半径10米的圈内,两只羊都是如此,即范围为半径是10米的两个圆圈。答案:相当于整个牧场面积的1/2。)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5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6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3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55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28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5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25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4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1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20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57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2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2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4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54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2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6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5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62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5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9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8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5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56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3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57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51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必备考点复习课件53
2015届高考文科数学第一轮基础复习2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