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1962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中二年级第二试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题:把1600颗花生分给100只猴子。求证:无论怎么分都会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
我们边分析边计算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假如我们想设计一种分法,希望没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显然,最省花生的办法是给三只猴子各0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1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2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3颗花生,…,给三只猴子各32颗花生,给最后一只猴子33颗花生。这相当于我们把这100只猴子中的99只平均分成33组,每组中的猴子各得0~32颗花生,最后一只猴子分得33颗花生。
如果这种分配方案所需的花生总数少于1600颗,可以把剩下的花生都给最后的那只猴子,这样可以保证没有四只猴子得到一样多的花生。
如果这种分配方案所需的花生总数恰好是1600颗,那正符合我们的心意,恰好把1600颗花生分给100只猴子,没有四只猴子分得一样多的花生。
但是如果这种分配方案所需的花生总数多于1600颗,而我们仅有1600颗花生,则这个方案将实现不了,那时必然会有猴子实际得到的花生比按这种方案规定它应该得到的花生少,于是它实际上相当于落入它前面的某一组。
当然,如果某一只猴子由于实际得到的花生数量少于按方案应分得的数量而实际上相当于落入了它前面的某一组,而它相当于落入的这组又有一只猴子实际上相当于落入更前面的组,那么与它分得同样多花生的猴子的总数(包括它本身)也许不大于3。但是,就这34组100只猴子的总体而言,所有那些因为实际花生数量比方案所要求的数量少而没有分得按方案规定所应分得的数量从而实际上落入了它前面某一组的猴子中,每一只猴子实际上落入的组都有一个编号(比如,按方按规定,这组猴子每只应分得几颗花生这组编号就是几),那么,这些猴子实际落入的编号最小的那组,该组本身那三只猴子都按方案规定得到了应得那么多的花生,现在又有后面某一组或某几组的猴子落入该组,因而该组至少将有四只猴子,即必有四只猴子分得一样多的花生。
于是我们看到,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按把100只猴子分成34组的这种方案所需要的花生数量到底是多于还是不多于1600颗。
我们有
(0+1+2+3+…+32)×3+33=16171600。
因而,无论怎样分,也必然有四只猴子分得的花生一样多。
2016年高考数学七大复习要点
总结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抽样方法知识要点
高考数学复习公式口诀
2016高二数学阶乘公式
高考数学重要知识点集合
15-16高三数学二轮备考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2016年高考常用的数学公式
2016年高考数学三轮复习九大核心考点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不等式易错易混知识重点
高考数学2016年二轮复习抽样方法内容讲解
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直线方程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线性公式总结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知识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2016年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平面几何考察的三大问题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知识要点
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高考数学导数公式精编
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必考的导数知识点总结
历年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大汇总
2015-2016高考数学三轮复习三角函数必考公式总结
盘点历年来高考数学易错知识点
高考数学七大知识点总结
2016高考数学三轮复习倍角公式及变形
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线性公式
高考数学最易失分点20个知识点总结
解析高三数学复习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2016年高考数学二轮备考两角和与差知识要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