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杨损是唐朝的一位尚书,他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身居高官但不徇私情,能任人唯贤、量才录用官吏。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
大约在公元855年前后,据《唐阙史》记载,青州有两个小吏,需要提拨其中一个。然而这两个人的职务、工作年限及档案中的评语几乎完全相同,同事们对这两人的评价也差不多,应当提拔谁呢?负责这项工作的官员大伤脑筋,便去请示他们的上司青州尚书杨损。杨损略加思考,便说道:“一个小吏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能熟练进行计算,我出一道数学题,二人之中谁先求得题目正确答案就提拔谁。”
两个小吏到来之后,杨损出了一道题,题目是这样的:有人在树林间夕阳小路上散步,无意中听到一些盗贼在林中讨论怎样分配偷来的布匹。他们说,如果每人分6匹,就会余下5匹,如果每人分7匹又少8匹,问林中有多少盗贼,多少布匹。杨损出题后就命令两个小吏在大厅前的石阶上用算筹(古代计算工具)进行计算。不一会儿,其中一个小吏首先得出正确答案,他被提拔了,众官员无人表示异议,而对于杨损这一决定,众人都心悦诚服,很赞赏这种用人方法。
同学们,杨损考小吏的题,你能很快地作出解答吗?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册《人体的奥秘》教学设计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教学反思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画角》同步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同步练习
人教版二上数学《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随堂练习
人教版二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案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上册《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人体的奥秘》单元分析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人体的奥秘》教学反思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1亿有多大》课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是多少》课后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材分析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画角》评课稿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跳绳》同步练习试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课后反思
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人体的奥秘》片段赏析
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亿有多大》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案
人教版二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可爱的企鹅》基础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上《7的乘法口诀及求商(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绳》同步练习(附)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