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4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这辆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3倍,结果两车恰好同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与解 题中告诉我们,汽车开出4小时后,摩托车开出,两车同时到达乙地,也就是说,摩托车正好在乙地追上汽车。因此,摩托车追上汽车用的时间,就是摩托车从甲地开到乙地所用的时间,当然也是汽车开出4小时后,到达乙地行驶的时间。
汽车开出4小时行了25×4=10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3倍,当然摩托车每小时行驶25×3=75千米,每小时比汽车多行驶75—25=50千米。汽车已经行驶了100千米,摩托车要追上汽车就要用100÷50=2小时。这样就可以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了。
25×(4+2)=150千米或25×3×2=150千米
也可以这样想:
题中告诉我们摩托车的速度是汽车速度的3倍,这就是说,走同样长的路,汽车要用3小时,摩托车只要用1小时就行了;汽车要用6小时,那么摩托车只要用2小时就行了。汽车从甲地开出了4小时,摩托车要追上汽车就要用4÷(3-1)=2小时,这就是摩托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的时间。那么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
25×3×2=150千米。
答:两地相距150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听和评“认识周长”一课有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补充练习
课堂目标的价值取向——《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两种教学思路的比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实录及反思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评价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长是多少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周末一天的安排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实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教案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加和减课堂作业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评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