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光、小明、小花、小勇四个同学参加了数学测验。他们去问老师自己得了多少分。老师回答得很有趣,只把其他三人的得分的和告诉了他们。老师告诉小光是9分;告诉小明是12分;告诉小花是11分;告诉小勇是10分。想想这四名同学每人各得了几分?谁的成绩最好?
分析与解 老师告诉小光是9分,就是说小明、小花和小勇三个人得分的和是9分。再根据老师说的话,就可以知道,小光、小花和小勇三人得分的和是12分;小光、小明、小勇三人得分的和是11分;小光、小明和小花三人得分的和是10分。老师说的四句话中,每人得的分数都说了3次,这样就可以求出四个人得分的总和是
(9+12+11+10)÷3=42÷3=14分。
只要从四个人得分的总和14分中,减去三人得分的和,就可以求出另一个人的得分是多少了。
小光:14-9=5;
小明:14-12=2;
小花:14-11=3
小勇:14-10=4
通过计算,知道了他们四个人的得分,那当然就知道谁的成绩最好,谁的成绩最差了。要是题目只问谁的成绩最好,谁的成绩最差,并不想让你算出每个人到底是几分,我想你一眼就能看出了,你说对吗?你要是还没看出来,我提醒你一下,那你就在“其他三人……”这些话中去寻找答案吧!
答:小光得5分,小明得2分,小花得3分,小勇得4分。小光的成绩最好。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与除法》说课设计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相似多边形教学计划进度表
鲁教版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计划进度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高考数学复习初等函数知识点: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欣赏》教案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数学归纳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与除法》评课
2016年秋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模拟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欣赏》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图形的变换》教学反思
201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训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分数与除法》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应用(四)》说课设计
高考数学复习初等函数知识点:幂函数
2016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竞赛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比》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如何提高思维想象力
高考数学复习初等函数知识点:函数与方程
2017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方法指导:抓住试题黄金规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