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右图中的大三角形被分成9个小三角形。试将1、2、3、4、5、6、7、8、9分别填入9个小三角形中,每个小三角形内只填一个数。要求靠近大三角形每条边的5个小三角形内的数相加的和相等,并且使五个数的和尽可能大,请问该怎样填?如果使五个数的和尽可能小,又该怎样填?
图32
分析与解 靠近大三角形三条边的5个数的和尽可能大的填法如图33中的左图;使5个数的和尽量小的填法如图33中的右图。
把靠近大三角形三条边的5个数都加起来,就会发现,除每边靠中间的那三个数外,其余的数都重复相加了两次。要想
图33
使靠近大三角形每条边的5个数的和相等,并且使和尽可能大,那么靠近各边中间的这三个数就应该尽量小,当然应该填1、2、3。这时每条边的5个数之和为
[2×(1+2+3+ ……+9)-1-2-3]÷3=28
同理,要使靠近大三角形三条边的5个数的和相等,并且使和尽可能小,则靠近各边中间的这三个数就应该尽量大,即这三个数应是7、8、9。这时每条边的5个数之和为
[2×(1+2+3+ ……+ 9)-7-8-9]÷3=22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6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2课时)
我教“7的乘法口诀” ——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处理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5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3课时)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1课时)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数学广角──推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内容:轴对称图形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9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4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4课时)
以美寓真,互动生成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7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5课时)
在观察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图形和变换》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第3课时)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6课时)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8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4课时)
《轴对称图形》教学案例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