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不知数_趣味数学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有物不知数
首页>数学杂谈>趣味数学>有物不知数

有物不知数

2016-10-28 收藏

(依据:《孙子问题》;编诗:陈钢) 有物不知数,让我数一数;

三个三个数,剩二好孤独;

五五数剩三,七七又二单;

此物多少数,谁能说清楚?

【解说】这是依据《孙子算经》上有名的“孙子问题”(又称“物不知数题”)编写而成的。原来的题目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用通俗的话来说,题目的意思就是

有一些物品,不知道有多少个,只知道将它们三个三个地数,会剩下2个;五个五个地数,会剩下3个;七个七个地数,也会剩下2个。这些物品的数量至少是多少个?

(注:诗题及题目原文都无“至少”二字,但“孙子问题”都是些求“最少”或者求“至少”的问题,否则就会有无数多个答案。所以,解释题目意思时,在语句中加上了“至少”二字。)

《孙子算经》解这道题目的“术文”和答案是:

“三三数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十减之,即得。”“答曰:二十三。”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

先求被3除余2,并能同时被5、7整除的数,这样的数最小是140;

再求被5除余3,并能同时被3、7整除的数,这样的数最小是63;

然后求被7除余2,并能同时被3、5整除的数,这样的数最小是30。

于是,由140+63+30=233,得到的233就是一个所要求得的数。但这个数并不是最小的。

再用求得的“233”减去或者加上3、5、7的最小公倍数“105”的倍数,就得到许许多多这样的数:

{23,128,233,338,443,…}

从而可知,23、128、233、338、443、…都是这一道题目的解,而其中最小的解是23。

答:这些物品的数目至少是23个。

需要指出的是,在《孙子算经》上,有一段关于这类题目的解题“术文”:

“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

(注:古称“106”和“105”为“一百六”和“一百五”,而称“160”和“150”为“一百六十”和“一百五十”。所以,这里的“一百六”和“一百五”分别指“106”和“105”,而不是“160”和“150”。)

明代著名的大数学家程大位,在他所著的《算法统宗》中,对于这种解一般“孙子问题”的方法,还编出了四句歌诀,名曰《孙子歌》: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

除百零五便得知。

歌中的“廿”,读音与“念”音相同。“廿”即二十的意思。

这一歌诀的“诗意”,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只需注意它的数字就行了。歌诀中的每一句话,都指出了一步解题方法:

“三(3)人同行七十(70)稀”——是说除以3所得的余数,要用“70”去乘它;

“五(5)树梅花廿一(21)枝”——是说除以5所得的余数,要用“21”去乘它;

“七(7)子团圆正半月(15)”——“半月”是一个月30天的一半,即15日,这是说,除以 7所得的余数,要用“ 15”去乘它;

“除百零五(105)便得知”——这是说要把上面所乘得的三个数相加,加得的和如果大于105,便应减去105,或者减去105的倍数。这也就是《孙子算经》上的“一百六(106)以上,以一百五(105)减之”。这样得出的差,便是所要求的这个最小的未知数了。

运用这一歌诀来解答这道“物不知数”问题,便是

2×70+3×21+2×15=140+63+30=233

233-105-105=23(答略)

不过,用这种方法解这类问题,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解答用3、5、7作除数的题目,遇到用其他数作除数的算题,它就行不通了。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种“物不知数(孙子)问题”,在我国古代流传的算法名称很多。宋朝周宓称它为“鬼谷算”、“隔墙算”(之所以称“鬼谷算”,大概是因为它与传说中的哲学家鬼谷子有某些关系);13世纪的大数学家杨辉则称它为“剪管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将它推广,并又发现一种算法,称它为“大衍求一术”。它被传入西方后,外国人又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但是大多数人较为通俗的叫法,还是称它为“韩信点兵”(也有称“秦王暗点兵”的)。传说我国汉朝的大将韩信,计算士兵数目的方法十分特别,他不是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也不要士兵“一、二、三、四、五……”地报数,而是叫他们排起队伍,依次在他面前列队行进:先是一排三人,再是一排五人,然后是一排七人。他只将三次所余的士兵记下来,就知道了士兵的总数。他旁边的人见他并没有数士兵的数目,有时甚至还闭上了眼睛,而居然知道士兵的总数,都感到十分惊奇。所以,后人就把这种算法称为“韩信点兵”了。“韩信点兵问题”在数学史上,是个极有名的问题。西洋人直到18世纪才被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这一问题的解题规律。只拿我国南宋秦九韶的研究与他们相比,他们也晚了五百年左右的时间。

【思考、练习】

1.有一道用诗的形式表达的谜题(陈邦新整理)是:

花生若干粒,三数即余一;

五数无剩余,七数余三粒。

你能猜出得数是多少粒吗?(答案:10粒)

2.有一道民间诗题如下(陈邦新整理):

秦皇暗点卫队兵,三三数来余二名;

五数七数都余一,卫队共是多少人?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解出这道题目。(答案:71人)

3.有总数不满五十人的一队士兵,“一至三报数”,最后一人报“一”;“一至五报数”,最后一人报“二”;“一至七报数”,最后一人也报“二”。这队士兵有多少人?(答案:37人)

4.用三轮小货车运一批粮食,每次运7袋,最后余下2

袋;每次运8袋,最后余下3袋;每次运9袋,最后余下1袋。这批粮食至少有多少袋?(答案:163袋)

5.有一个数,被5除余2,被7除余6,被11除余9。那么这个数最小是多少?(答案:97)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