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九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分工合作,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
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框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的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于适当的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
(1)口算除法、估算
(2)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3)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4)竖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3、教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那些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亲身实践,解决问题
1、出示讲课书第35页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讲评。
2、出示教科书第35页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进行解答,提问:“大约”表示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全班讲评。
3、出示教科书第35页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进行解答,全班讲评。
4、提问:(1)这3道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四、巩固练习
练习九第1、2、3、4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5、6题。
六、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口算除法 :估算除法
除法 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笔算除法 除法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除式中的0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反思】:
执教完本课后我发现了自己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对于课堂时间的掌握不够合理,另外,对于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来说,我没有很好的放手让学生去做,在小组内交流完后写出的重难点题目,可由其他组的同学来讲解,而不是由教师来插手。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随堂检测题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分数加减法测试题(新人教版)
中考数学复习辅导: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如何培养培养学生数学书写习惯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课后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练习题:下册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下学期
中考数学二模备考常见问题与对策
小学五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练习题:第二学期
浙教版四年级数学列方程解题随堂练习题:下册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带答案)
2016中考数学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知识点详解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思考
2016中考数学必备试题(有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2016年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法同步检测题:下学期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数与代数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
2016年中考数学复习须知: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数与运算随堂检测题精选
2016中考数学二模备考知识考点:等边三角形
2016中考数学备考模拟题
浙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米随堂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求近似数
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校级论文:《小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融合》
2016中考数学备考考点:角的度量与分类
2016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周长课后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