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最为反思: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 “参加……的,只参加……的,既参加……又参加……的”的含义。在解读集合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红色圈是表示“参加跳绳兴趣小组”和蓝色圈使表示“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跳绳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小组都参加的。因此在比较“8+9-3”和“5+6+3”中的“+3”和“-3”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重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并对这个图形作了重点解读:如:你认为红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蓝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这绿色部分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那黄色中的5个人表示的是什么?这蓝色中的6个人表示的是什么? “杨明、刘洪、李芳” 这3个人表示的是什么?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图意,知道了韦恩图丰富的内涵。并正确选择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数学小升初常用的性质和公式复习考点
小升初数学分数和百分数知识点考点复习总结
2015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统一长度单位练习题
解析小升初数学中数的改写知识要点复习
2015小升初数学整数知识考点复习
2015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线段的认识同步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练习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数的整除知识点讲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2-6的乘法口诀练习题
小升初数学整除的知识要点复习汇总
六年级暑假数学比专项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2016年小升初数学考点:完全平方数公式
高一数学教案:不等关系教案
2015小升初数学方程代数与等式知识点
2015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不进位加同步练习
小升初数学体积和表面积知识点总结
数学暑假六年级转化练习题
人教版2015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
高一数学教案: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口诀练习题
北师大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练习题
高一数学教案:简单的幂函数教案
高一数学教案:函数的表示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同步练习
2016年小升初数学:小数四则运算基本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