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小学数学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反思

2016-10-28 收藏

特级教师钱金铎对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上,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有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时空,教师在学生高效的研究活动中及时地启发引导、点拨引领、释疑解惑。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学生的思维被完权激活。 在学生归纳出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后,钱老师课件出示: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反思1

师:这6个图形都是四边形吗?(引导学生回忆部分图形的名称,如长方形、正方形等,把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师:如果把6个图形分成两大类,怎么分?(在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动手摆一摆后反馈)

生:①和②分为一组,③、④、⑤、⑥分为一组。

师:他这样分有没有道理?谁来说说理由。

生1:①和②的边是直的。

生2:①和②号图形是很常见的。

生3:①和②号是竖竖的。

师:老师从三位同学的发言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都从边的角度去考虑的,我们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考虑呢?

生(齐声回答):从角去考虑。

生1:①和②号都是直角,其他没有直角。

师:你说得很好!

然后钱老师又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分的理由,学生兴趣盎然。

钱老师又自己分类,让学生思考有没有道理。同桌之间商量。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分类的过程中,钱老师让学生充分表达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结果怎样?并引导学生从边和角去观察四边形,进一步掌握四边形的特征。在学习中学生会因年龄、经验的局限表现出思维的狭窄性,教师就要在学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关键处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进行有的放矢的“导”,指点迷津。当学生把①和②分为一组,其他为一组,说说这样做的理由时,由于三位发言的学生都从边的角度思考,理由不合理。这样钱老师不再任由学生一味地说下去,而是适时引导:“大家都是从边的角度考虑的,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考虑?”就这么不经意的一句话,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齐声说:“还可以从角的角度考虑。”轻易地解决了问题。随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分法,现场气氛活跃,学生热情参与。最后由于教师也把自己变成课堂学习者中的一员,非常自然地说道:“老师也试了一次,这样分类有没有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再次思考、讨论,使他们的思维跳出了原来的框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无痕,水到渠成,这是大师对四边形教学的经常演绎。

钱老师出示一道拓展题,在一个组合图形中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四边形,钱老师用独特的单一法、合二法、合三法。让我也学到了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