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但对于重量单位却是头一次接触,像克和千克这样的重量单位,学生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因此,教学导入时,我设计了游戏及调查两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让学生玩背人游戏,游戏中让学生感知人是有轻重之分的,同时利用课前布置去超市调查食品的轻重,说出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明白轻的东西用克做单位,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降低了学习难度,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利用了2分钱硬币,因为一个2分钱的硬币就是1克,我让每位学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重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现。学生联想到如药片、玉米粒、发夹、图钉及学具盒中的小学具圆片方块等物品。由于学生的感觉还停留在自己的感官表面上,所以我又设计选择一样物品,再用天平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理解1克的概念。
在设计练习题时,我让学生充分的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验证,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也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心里需求。
我觉得孩子们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又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8.3《等腰梯形》参考课件2(共13张PPT)
6.1全等三角形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7.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6.5角平分线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6.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鲁教版七年级上2.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课件(共18张PPT)
9.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10.2《用列表法计算概率》参考课件2(共21张PPT)
8.4《中位线定理》参考课件2(共14张PPT)
6.3直角三角形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5.4《角的比较》教案+课件+习题+学案+素材
2015鲁教版六年级下5.3《角》教案+课件+习题+学案+素材
5.2《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课件+习题+学案+素材
2.10《科学记数法》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7.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3.6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山东省枣庄四中九年级上
9.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2.1轴对称现象课件(共25张PPT)
5.4《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课件(共15张PPT)
2.13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第十章频率与概率复习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10.1《用频率估计概率》参考课件2(共14张PPT)
6.2.1《幂的乘方》教案+课件+习题+学案+素材
8.2《特殊平行四边形》参考课件(共22张PPT)
6.5《角平分线》参考课件2(共10张PPT)
7.1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6.2等腰三角形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8.3等腰梯形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第八章证明(三)复习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8.4中位线定理课件ppt鲁教版八年级下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