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但对于重量单位却是头一次接触,像克和千克这样的重量单位,学生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因此,教学导入时,我设计了游戏及调查两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让学生玩背人游戏,游戏中让学生感知人是有轻重之分的,同时利用课前布置去超市调查食品的轻重,说出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明白轻的东西用克做单位,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也降低了学习难度,分散了学习的难点。
学生在课前就已经与克和千克先打了交道,这样就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利用了2分钱硬币,因为一个2分钱的硬币就是1克,我让每位学生都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重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现。学生联想到如药片、玉米粒、发夹、图钉及学具盒中的小学具圆片方块等物品。由于学生的感觉还停留在自己的感官表面上,所以我又设计选择一样物品,再用天平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掌握、理解1克的概念。
在设计练习题时,我让学生充分的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使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发现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猜想、尝试、验证,获得新知,从而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也满足了每个学生的学习心里需求。
我觉得孩子们接受知识必须是一个过程,由易到难,又少到多,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不能由老师来代替,本节课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还算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质量单位的概念,同时他们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密切结合。
小学1到6年级数学计算公式大全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让数学课“活”起来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总复习
毕业班“解决问题 ”系统复习整理资料
倒推法解题
小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心理分析
数学命题不可缺少的常识
培养学生的检验习惯
最小的偶数是“0”还是“2”?
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数学试卷讲评课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及数量关系
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浅析小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
低年级数学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授之以渔”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四年段数学第十周周末作业反馈
《书架中的学问》数学作文
培养一年级学生认真倾听的数学学习习惯
不简单的“余数”
推进三大创新 提高办学水平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体会
让游戏不再成为数学课中的“调味剂”
数学教学应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如何设计数学家庭作业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
合理利用“错误”,有效促进数学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