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在学校安排的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中,我们教研组的赵老师执教了“倍的认识”。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这个知识点,学生比较难理解“倍的含义”。赵老师就根据学生的兴趣,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后把知识进行拓展。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十分顺利地掌握了知识。这个教学过程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课题活动紧密结合,课后我们对本课中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进行了交流。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如何抓好“用数学”》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对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我们在进行第四单元教学时做到了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专门编排了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书本上的例题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理解,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学生也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我们还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同时,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中,逐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我们在教学中还穿插理解文稿纸最下面“30×28=840”的含义,甚至药盒上“12粒∕每板×25板∕每盒”的知识,课后我们在交流时觉得这样的教学真正把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了。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随笔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2冀教版八上15.5《等腰三角形》ppt课件1
冀教版八上18.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9.2《可能性大小》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7.3《实数》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6.3《勾股定理的应用》ppt课件
《分式的除法》(冀教版八年级上)
冀教版八上14.1《分式》ppt课件之一
冀教版八上18.1《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ppt课件之一
冀教版八年级上14.3 分式的加减(1)
2012冀教版八上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ppt课件1
2012冀教版八上16.2《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ppt课件1
2012冀教版八上15.5《等腰三角形》ppt课件
2012冀教版八上16.1《勾股定理》ppt课件2
冀教版八上15.1《生活中的轴对称》ppt课件
2012冀教版八上16.1《勾股定理》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6.2《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2012冀教版八上16.2《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ppt课件2
冀教版八年级上13.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冀教版八上14.1《分式》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7.1《平方根》ppt课件之三
冀教版八上15.5《等腰三角形》ppt课件之一
冀教版八上15.4《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ppt课件
2012冀教版八上16.2《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7.2《立方根》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7.4《用计算器开平(立)方》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8.2《平面直角坐标系》ppt课件
冀教版八年级上14.1 分式
冀教版八上15.3《轴对称的性质》ppt课件
冀教版八上15.2《简单的轴对称图形》ppt课件(二)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