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低年级阶段一年级差生辅导工作总结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尽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为此,我级根据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现对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剖析差生工思想特点,以爱心来做好思想鼓动工作。后进生,无论是思想品德上的后进,还是学业成绩上的后进,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长期发展的结果。教育后进生的时候,要善于观察、分析后生的心理状态,掌握他们心理上的特殊矛盾,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后进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自尊和得不到尊重的矛盾;2、好胜而不能取胜的矛盾;3、上进心与意志薄弱的矛盾。
后进生有他们的共性,也有个性,我们要从每个后进生的实出发,采取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关心和爱护后进的学生。这是做好后进生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爱护后进生是打开后生的心扉的金钥匙。后进生更需要温暖、信任和热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后进生看待,任何一个后进身上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第二、对待双差生要满腔热情又要讲究教育艺术。班级中的后进生特别是一部分双差生,往往是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分子,他们以对抗教师为目的,有约定束成的行为准则,校内成群,校外结伙。对待这些后进生,一是在他们还没有形成气候的之前,注意启蒙,培养辨别是非曲直能力,在集体中反复制造否定的劣行的后果,使他们体验到这些错误的危害性。二要利用他们重感情的特点,不要和他们造成情感上的对立,让他们体会到善意和温暧,以消去他们疑虑感心理和对立情绪。同时注意挖掘这些学生进步的开端,让他们感到在班中有一席之地,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挺起胸膛走路。
第三、培养和激发后进生对学习的兴趣 后进生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仅思想品德上后进,而且普遍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业成绩比较差,这就是所谓的双差生。培养和启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有意地把他们旺盛的精力吸引到学习上来,热情地鼓动他们,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加强辅导,(每晚利用40分钟进补差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具体的问题,提高学习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学习兴趣。但是,学习是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具体内不可能都是生动有趣的,所以同时要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根本上诱发他们的内动力。
第四、抓反复,反复抓。
后进生的思想转化过程是新旧矛盾的过程,也是一个个长期过程,要改变也非一日可成,一般都会出现重复,要掌握思想反复的规律,出现反复要正确对待,要有耐心,反复教育,要求他们逐渐提高,一步一个脚印,使他们看到希望,看到进步,从而增强自信心。
2016年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练习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后练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例题讲解辅导: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课后练习题:第一学期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练习题(趣味题)
2016年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重难点知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后练习题:《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提高做题速度七招
小学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课后练习题:上学期
小学数学教案随笔:寻找规律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数一数》课后习题
初二上册数学辅导知识点之《三视图》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分享:配方法
2016年秋季五年级数学《平均数》同步练习题:上册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5以内的加法同步练习习题
初中初二数学上册辅导资料:平均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
2017中考数学考前复习指导:不难 “记”是关键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练习题:沪教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016—2017届中考数学名师复习建议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随堂检测题:《平均数的应用》
2016中考数学考点:函数
2017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四点建议
2017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案建议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同步练习(人教版)
2017中考数学备考复习指导:理解分析能力非常重要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