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案例个性数学教学研究总结范文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六年级案例个性数学...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案例个性数学教学研究总结范文

2016-10-28 收藏

小学六年级案例个性数学教学研究总结范文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逐渐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实践体验、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这一个”,都是有能力学习的,然而综观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讲解式的授课方式还大量存在,教师只是把学生看成是无底的米桶,一股脑地往里灌、挤、压,只到塞满为止。传统教育的划一性、封闭性、机械性否定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体差异,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潜能,学生学得没有个性,没有主动性,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我确定进行“数学课堂中个性化学习的研究”的探索,旨在把教学回归真实自然的状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既是对当前教学改革的反思,也是对面临学习化、信息化社会的回应,更是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个体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不同的个体知觉、记忆、思维具有不同方式,他们理解、贮存、迁移和使用信息具有不同的途径,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相对应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风格。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意义建构方式。

研究目标

(一)科研目标:

1、探索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实质。

2、研究总结达到新课程要求,保证课堂教学实效取得的方式方法。

(二)工作目标:

1、探索转变教师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求相一致的途径。

2、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学科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取得作出保证。

3、充分认识数学课程的特点,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三)育人目标

1、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2、正确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关系,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四、研究方法

1、资料检索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或上网查找一些教学理论书籍和期刊作为探究指导,然后结合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

2、行动研究法:贯彻“教师即研究者、创新者和实践者”的理念,促使学科教师在行动研究中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反思与进一步优化,用适当的教学理论以及学习方式转变建构理论,从而对教学经验作出抽象化的、理论化的提升,并结合教学实际效果对学习方式的实施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使得教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理解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信息素养,能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而紧紧抓牢课堂教学的实效。

3、成果反馈法:鼓励学生建立自我评价体系,定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与收获,反馈给研究教师。同时,研究教师作好教学反思,不断调整和完善课堂教学。

五、实施过程

在课题实施的准备阶段里,认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确立研究目标,为课题实施阶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开展实验研究,进行行动验证,定期作好阶段总结,不断调整与完善课题研究。

课题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方法是:

(一)构建学生个性化学习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营造个性化的数学学习环境。

现代教学模式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的环境,强调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友善与合作,把教学过程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是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个性这一首要目标的基本条件。

(1)创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消除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每一个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

(2)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学习习惯:认真“听”的习惯,仔细“审”的习惯,勤于“思”的习惯,勇于“辩”的习惯,力求“新”的习惯,善于“问”的习惯,客观“评”的习惯,灵活“用”的习惯,独立“做”的习惯,经常“动”的习惯。

(3)布置个性化的学习场所

2、确定个性化的数学学习目标。

每个学生都是以其独特的个性存在,统一的学习目标必然抹杀学生的个性。学习目标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出发,允许学生提出各种各样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们主要研究了以下三种方式:

(1)了解学生差异,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到自己的学习优势领域。

(2)实行“双目标制“,学生自主确定个性化学习目标。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领域设计一个课时、一个阶段、一个学期的基础性目标和倡导性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基础、心理需求自主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时间、速度来完成,同时也允许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3)以活动课程、校本课程为依托,根据自身需求确定学习目标。

3、优化个性化的数学学习内容。

由于学科课程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如何在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成为一个难点。我们设想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使学科内容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来帮助学生选择确定个性化的数学学习内容。

(1)允许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选择,可以学或不学,多学或少学,先学或后学,快学或慢学。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个性有差异,他们对学习内容必然会有所选择。

(2)在一个年级中打破班级的界限,建立学生选师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特长和学习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师学习不同的内容。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个性可分为基础达标型、拓展延伸型、提高发展型。

4、选择个性化的数学学习方法。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

(1)自主探索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努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自主学习主要的实施策略有:

a、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b、独立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部门的数学知识的过程。

c、合作交流:让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d、实践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2)体验学习。让学生进行“体验学习”。课堂上注重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在特定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彻底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学生去经历数学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主要从三方面研究:在情境中体验、在实践中体验、在应用中体验。如在认识了11~20各数后,让学生随意抓一把黄豆猜猜有多少粒,让学生体验他的一把黄豆有几粒,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

(3)合作学习。它最有助于使学生处于“放松的警觉状态”,经过独立思考,合作实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看到的不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于是他有话就说,并且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形成良好的讨论模式,提高效率。而不至于因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而造成群体的认知偏差,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5、设计个性化的数学作业。

(1)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尝试性作业(自学教材,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学习内容,完成一定的练习); 开放性作业(答案不唯一,算法多样化的作业); 自选性作业(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并具有挑战性的习题); 发展性作业(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收,再完成一些加深、拓展练习)。

(2)设计专题作业:操作类(学习了《时分的认识》后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调查类(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调查统计,并据此作出某些判断),收集类(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收集生活中的大数)

(3)撰写数学日记: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体现一种数学发现、数学思考、数学方法。

六、研究成果

1、教师的观念与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有正确的教育改革,才能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和学生观。这是教师实施“个性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在研究中,定期的理论学习、研究活动以及随机的讨论成了教师的内在需求,学习、实践、反思成了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实验教师坚持树立两个意识:服务意识和实践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这一阶段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比赛、素质比赛、论文、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奖次数很多。

2、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学习能力呈可持续发展趋势,学习个性明显。

① 学习态度转变----乐学

② 学习方式转变-----会学了,而且学的有个性

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网络学习等方式学习,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

③ 愿学---激发了终身学习的兴趣

3、构建了“数学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4、形成了“数学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体系。

七、结论

数学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课题研究使学生有了很大的收获,让他们在每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学有所得,并且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实实在在地在丰富多彩、容量适中而又设计灵活地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数学课堂中学生个性化学习无论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实践价值上看,对于教育教学工作都非常有益且意义深远。虽然研究已进入总结阶段,但是在未来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仍然会继续进行探究,继续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八、讨论与分析

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不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如果脱离教学内容,过度追求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新奇,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取得,还会画蛇添足,背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的实质,适得其反。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的课堂教学也应保留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优点,不能全部否定,要遵循课程改革理论的指导加以鉴别吸收和筛选转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