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数学论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以有...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教师优...

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以有效引导构建小学数学和谐课堂》数学论文

2016-10-28 收藏

交流资料 统数学课堂教学重知识梳理,而轻学生情感体验等因素,教学活动一元化,引导过多,引导得过细,课堂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学生“缺位”,演变成 “教师中心论”。随着新课实践的不断推进,我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理 传念: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师生共同交往的互动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偏面理解,小学数学课堂频频出现了教师放任自流,教学完全以学生为主,课堂处于“完全自由”状态。老师过多关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而忽视自身活动“有效性”的倾向。学生固然应该关注,但学生毕竟是教学双边活动对象之一,过于重视学生活动而忽视教师活动又演变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位”的“学生中心论”。因此,重视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身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参与课堂双边活动,离不开教师教学手段的有效引导,这是一个“并重”的过程,忽视了任何一方都将造成课堂教学的失效现象,造成小学数学课堂不和谐的环境。

因此,理想的和谐数学课堂,是师生真实、自然的互动过程,更是一个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有效引导,既体现在课堂的整体设计上,更体现在课堂中对一个个细节的处理与把握上。教师有效的引导,决定一堂课的流向,也决定着一堂课的深浅与价值,甚至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将是一个善于引导的高手,创造出一个充满智慧、生机、灵性、和谐的课堂,会引导学生充分地欣赏数学的无限风光。

一、学生在什么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

“有效”是指有效果、有功用;“引导”是指带领,带着人向某个目标行动。“教师的有效引导”是指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制约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1、当学生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时,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应干预学生的思维过程,只需要在学生做出肯定的判断后做适当的总结,将这一成果进一步强化;如果学生的思考遇到了“坎”,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及时适当地提醒,为学生铺设一个桥梁,让学生跨“坎”而过。

2、当一项新的研究活动开始时,需要教师引导,使之明确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合作。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性,学生就有了探究的方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更集中,思维才会更加深入。

3、当交流中学生词不达意时候,需要老师的引导。学生因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很多时候往往会出现他自己懂但很难让别人理解的话语,这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地给予点拨,帮助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怎样的引导是有效的?

首先,体现在时机上不同。新课程的“引导”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的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茅塞顿开。而不是不管学生“会与不会”、“理不理解”、“能力状况能不能达到”都先用提问方式来“引导”一下,让学生跟着老师预设的教学思路来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

其次,体现在方式上不同。“引导”可以是提问,也可以在学生“说不上来”“一时想不明白”时,教师顺着学生话头用一个词一句话来点拔点拔,或顺着学生思路用提问、手势、板书、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手段来启示学生的思维。而传统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问就只是教师问学生答,提问引导的范围比《数学课程标准》中 “引导者”的“引导”范围狭隘。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应与学生共同经历探求数学的过程,与学生共同进行实践创新的活动过程,而不是教师作记者式提问,而学生进行着答记者问。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帮助学生时一定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引导不等于直接告诉,帮助也不等于代替。

三、怎样进行有效引导?

1、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引导的方向

一节课,要让学生学会那些知识,培养那些能力,培养什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着教师引导的方向。也就是说,教学的目标决定教学的引导方向。

2、备课要预设多种引导方案

教案的设计中,无论安排学生用什么方式的进行学习,每个环节的预设都应先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实情。因此,教师的“引导”也同样要事先设计出与学生学习实情相应的方案。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大脑的思考,面对几十种想法,要应付几十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所以,有些环节的引导,采用一种引导方案就满足不了课堂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多种引导的方案。

这样设计多种引导方案,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有清醒的教学思路,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使课堂顺利进行,而不至于出现意外时而手足无措,或错过捕捉和利用课堂中出现的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3、教学引导要讲究灵活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有灵活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及时利用有价值的课堂资源。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引导,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它不仅仅是教师对理解知识的方法上的引导,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板书、体态动作、多媒体运用等方式手段,甚至于教师的评价也是引导的一种方式。

如《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中有学生续编儿歌这一教学片段: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刚开始,学生情绪高涨,但念到后面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不念了,学生说念不完。老师说能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就能把这首儿歌念完了吗?

生1:( a )只青蛙,( a )张嘴,( a )只眼睛,( a )条腿;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 b )只青蛙,(b )张嘴,( b )只眼睛,( b)条腿;

师(心里咯噔了一下,还是很快调整了过来):这两位同学都知道用字母来表示,值得表扬,但都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你还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吗?

生3:( a )只青蛙,( b )张嘴,( c)只眼睛,( d)条腿;

师:生3与上面两位的表示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4:生3用了四个不同的字母,而生1和生2用了同一个字母。

师:我想问问生3,你为什么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生3:因为青蛙的嘴、眼睛、腿的数量不一样。

师(欣喜,找到导火索了):那青蛙的只数和嘴的张数呢?

生3:一样的。

师:你现在有改进的意见吗?

生3(顿悟):( a )只青蛙,( a )张嘴,( c)只眼睛,( d)条腿;

师:多聪明的孩子啊!不断的思考就有不断的提升!还能不能再根据青蛙、眼睛和腿的关系再把儿歌改进改进呢?(手指( c)只眼睛,( d)条腿;)?

生5:( a )只青蛙,( a )张嘴,( 2a)只眼睛,( 4a)条腿;

……

刚开始,学生虽然没有表示正确,但“用字母表示”是值得肯定的,于是有了以下的引导“这两位同学都知道用字母来表示,值得表扬,但都用一个字母来表示,你还有与他们不同的想法吗?”也许一个“但”字给了学生启发,所以就有了“( a )只青蛙,( b )张嘴,( c)只眼睛,( d)条腿”的回答,虽然与教师的预设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教师看到了学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成长,一句“你为什么用不同的字母表示?”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明朗,“你现在有改进的意见吗?”又给了学生一次创新的机会,在“还能不能再根据青蛙、眼睛和腿的关系再把儿歌改进改进呢?”的呼唤中,终于水到渠成了。

4、把握介入时机,引导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教师应该怎样放手让学生探究,充分交流,而且能不断适时地介入引导,使学生在交流中知己知彼,区别异同,增长能力,顺利达到掌握教学目的任务呢?

以计算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同伴交流的方法提出疑问、进行补充或集体评价,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达到相互的理解。比如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你能解释一下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针对方法类似的情况,老师用“与某某方法类似的有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辨析出它们的异同,在比较中深化理解,真正达到成果共享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再如,对于不同的方法,虽然它们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教师会用“它们的方法方便吗?”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且将不合理的、不简便的方法写在黑板旁边不显眼的地方,培养学生的优化意思,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还引导学生比较自己的方法与谁的相似,与谁得有较大的不同,并说出相似在那里,不同在那里。通过不断比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也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数学的课堂需要开放、和谐,但是只有在教师有效引导下,才是可控的有价值的开放、和谐,这样的小学数学课堂才是真正灵动、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