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2016-10-28 收藏

一. 教师定位:

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指导者。

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

1. 具有创新的教育观

2. 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3.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4. 具有较高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

记得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我吃惊地发现,我现在的教学方法竟然是在重复几十年前我的老师的教学方法!”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几十年前的教学方法竟然延续至今,我们的继承精神太强了!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又来重复我们的教学方法呢?如果是这样,又何谈创新和发展呢?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首要的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何为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 教师定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给教师下的定义,千百年来无人对此产生非议。而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的职能应该怎样定位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指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很显然,教师不应该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该是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讨的合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师生地位平等,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

例如: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讲《长正方形的面积》,课一开始,教师就说:“今天咱们共同来研究长正方形的面积,既然是研究,我们就要互相合作,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有不懂的地方也要问你们,咱们可以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这个开场白,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参与他们学习的一分子,是他们的朋友,距离感一下子没有了。上课过程中,学生大胆提问,与老师一起探讨研究,甚至和老师争论,学生和老师之间完全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在这样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在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中,学生学得很快乐,在快乐的心境下,学生的创造性必然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创新型教师的素质

1. 具有创新的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观点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学。老师讲的是真理,学生要无条件地接受真理。如今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教会学生的是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些老师觉得不知所措了,甚至一些中老年教师有一种被淘汰的感觉。因此我认为:

道德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坚信自己是一名成功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对自己说:“我能教好我的学生,能够培养出创新型的优秀人才!”相信自己,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要相信学生。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陶行知老先生说:“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因此,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创新精神的火花闪现,这火花需要我们去保护,去点燃。

记得我校老师在讲长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这部分知识时,让学生动手验证这个结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拿出三角板去量每一个角。这时老师发现有个学生是把长方形纸对折两次,使四个角完全重合,很快就验证出了结论。老师马上表扬他是第一个完成的。当同学们都验证完后,老师让这个学生说说他的想法,并表扬:“你的方法很好,你真聪明!同学们用量的方法可以得出结论,相比较之下,用对折的方法既简单又快,希望大家今后多动脑筋,想出最好、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的一番话,既表扬了有创新的那位同学,又鼓励了全班同学。

第三,除了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要制造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我在讲分数应用题的时候,曾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丢番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可是他的生平却没有人知道,人们只能从他的碑文中大致推算他的年龄。他的碑文是这样写的:“他的生命的1/6是幸福童年,再活了生命的1/2,他长出了密密的胡须,又过了生命的1/7,他结婚了。5年后,他得了头胎儿子,可是儿子只活了父亲生命的一半。儿子死后,老人在悲痛中又活了4年也与世长辞了。”同学们被这个生动而悲惨的故事吸引了。当我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世人,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活了多大岁数吗?”“能!”一种激动的感情油然而发,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能算出丢番都爷爷的年龄。很快,同学们就画线段图,用算术的方法得出:

(5+4)(1-1/6-1-1/12-1/7-1/2)=84(岁)

我说:“很好,你们算对了!如果五年级的同学也想知道丢番都爷爷的年龄,可他们没有学过分数应用题,怎么办呢?”同学们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不一会,一个小组发表意见了:“从碑文上看,丢番都爷爷的年龄一定是6、7、12的公倍数,而人的生命一般都在100岁以内,所以我们认为,丢番都爷爷应该是84岁。”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刻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2、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逐渐淡化。如今,各种信息媒体、信息渠道很多,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很多知识从信息网上都可以获得,教师不再是帮助学生解惑的唯一渠道。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包括所教学科的知识一定要专,同时还必须掌握有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科技、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达到“专与博”相统一的、多元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使他们认为老师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最好的导师。

例如:在讲四年级《年、月、日》的认识时,一学生忽然提问:“老师,为什么31天的月叫大月,30天的月叫小月?”老师生硬地回答:“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学生没趣地坐下了。而另一位老师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却向学生讲起了古罗马教皇儒略、恺撒创立大小月的由来。同学们都瞪大眼睛听老师讲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听完后,小脸上都露出豁然开朗的神情。可想而知,这两位老师在学生心目的印象截然不同。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感到老师知识渊博,他们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3、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电脑已进入社会,进入家庭,也随之进入了课堂。电脑教学集音、形、色、动画于一体,很受学生的喜爱,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师,必须首先掌握电脑操作技术,还要能够自己制作教学软件,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适应教育的需要。

例如:在讲《圆的认识》时,我校老师自制教学软件:以动画形式出现小动物骑车比赛的情景。小狗骑方形车轮的车子,小兔骑椭圆形车轮的车子,小松鼠骑圆形车轮的车子。比赛前,老师请同学们猜想:谁会得第一?大家都说小松鼠得第一。枪声一响,比赛开始了,在加油声中,骑圆形车轮自行车的小松鼠迅速前进,小狗和小兔远远的落在后面。当老师问:“为什么骑圆形车轮自行车的小松鼠能得第一呢?”学生就答不上来了。这时老师导入新课。一副动画片,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学生得不到答案时,适时导入新课,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4、具有较高的教学管理艺术

承认学生的创造力,把学生的主动性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形式自主研究、讨论、总结、归纳,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涣散、松懈的状态。这就更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管理艺术。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有较全面的估计。要有放得开、收得回的课堂驾驭能力。虽然我们应该是与学生平等合作、共同学习,但我们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和组织者。

例如,一位美术教师设计了一节课: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在动物园(一张大纸)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马上就要下课了,同学们还在继续埋头作画,根本不理会老师停笔的信号。这时候老师选择了一张画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说到:“小朋友们,想不想把你们小组的作品也展示一下?”此刻,各组同学都争先恐后地抬着自己小组的作品贴在了黑板上、墙上互相欣赏。老师找同学点评,有同学指出好的作品,也有人找不足。老师说:“同学们画得都很好,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还不满意,下课后可以继续修改,然后将你们认为满意的作品交上来。”这时下课铃响了。这是一节一年级的美术课,年轻的美术老师差点驾驭不了课堂,她本想把作品带走,但看到孩子意犹未尽,便临时改变了主意,处理得比较恰当。这就说明我们在备课时,必须做到三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备课充分了,课堂驾驭才会更灵活。

总之,创新教育,首先需要创新型的教师,有了创新型的教师,才可能有创新型的教育,学生创新精神才能得以发挥,我们的教育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的人才!因此,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教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