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切莫走入“误区”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创设情境切莫走入“误区”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创设情境切莫走入“误区”

创设情境切莫走入“误区”

2016-10-28 收藏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因为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探究及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因此说要组织理想的教学活动,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一个理想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但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所帮助。课改以来,许多教师都意识到了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好的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有很大帮助的。而有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只注重形式,走入“误区”,并没有发挥教学情境应有的作用。我们看下面几位教师创设的几个教学情境。

片断一:到底学什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2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个新的玩具商店开业了,里面有许多好玩的玩具,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几个。

教师出示各种玩具,每个玩具上都有标签。学生表现特别兴奋,因为他们对玩具情有独钟。这个情节可以说收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后面的过程就有些走偏了。

师:你最喜欢那一个?

学生纷纷讲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提问了十几个学生,又继续问。

师:如果你去买玩具,最想买哪一个,要用多少钱呢?

学生又纷纷讲自己想买的玩具,并汇报价钱,又有十几个学生做了回答。看到这里你可能以为是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到这里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分钟,学生却还不知要学习什么。

我们都知道这个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解决“退位减”的问题,教材中设计的买玩具情节,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是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而教师在这里却花费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讲自己喜欢的玩具以及玩具的价钱,会对后面解决重难点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吗?这样的情境显然是不恰当的。

片断二:要干什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

谈话导入: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生日?平时都有谁给你过生日?

有3名学生进行了回答。

师: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我们来看还有谁给小白兔过生日。(出示图片:小熊、小鸭子、小松鼠)他们都带来了什么礼物呢?

出示:小熊带了2个萝卜,小鸭子带了6个萝卜。

师:小鸭子带的萝卜个数里有几个小熊带的个数?

这个问题学生好像有些不明白。在教师的引导下知道了小鸭子带的萝卜个数里有3个小熊带的个数。

教师又出示小松鼠的话:“我带的萝卜个数是小熊的5倍。”

师:猜一猜小松鼠带了几个萝卜?

这次学生好像明白了,很快算出了小松鼠带了10个萝卜。

师:小白兔为自己的生日设计了三项活动,有摆图形、观看表演、户外活动。(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三个主题词)

我们先看小白兔摆了一个什么图形。

教师在黑板上用小棒摆了一个小飞机的图形。

问:小白兔用了几根小棒摆的小飞机?

生:用了5个小棒。

师:你是几号组员就摆几个这样的小飞机。在小组内说一说用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小飞机。

学生在小组内摆小飞机……

教师是想通过小白兔过生日引出摆图形的活动,但忽略了摆图形与小白兔过生日是没有必要联系的,学生也没有如此过生日的经历,又怎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呢?而前面的小熊、小鸭子、小松鼠为小白兔过生日的情节好像也没有什么必要。其实摆图形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境,它把解决问题建立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之上的,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

片断三:谁的生日?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谈话导入:

师:明天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生日,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纷纷提出想买一些礼物给同学过生日的想法。

师:老师也想买一件礼物。在商店里我看到有三种气球,很漂亮。(教师出示三种气球图片)我想选两个作为礼物,你们能帮老师选一选吗?

学生表现得很积极,显然学生已融入情境之中。

师:在选之前我们先给每种气球编号,分别是1号气球、2号气球、3号气球。我们还要看清每种气球的价钱,谁可以说给大家听?

几名学生进行了汇报。

师:下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要帮老师选那两种气球,一共要用多少钱?请小组长做好纪录。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

……

这个过程可以说简捷明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效果很好。课下座谈时,当问到这位教师明天是哪一位同学的生日,教师却说自己也不清楚,只是“创设”一个情境而已。这里我们就应值得商榷,创设情境就是随意编造吗?如果学生问起明天是谁的生日,教师又如何答对呢?情境的创设应尽可能的真实,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果缺乏真实性,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上当”吗?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走入了“误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漫无目的,冲淡主题。创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不能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方向,不能对后面的学习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生搬硬套,强加情境。教师只是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忽视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内容,以为只有自己新设计的内容才有新意,却不考虑“情境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这一原则,认为只要是童话情节就可以作为教学情境,盲目性比较严重。

3、虚拟情境,脱离现实。教学中的有些情境一般具有虚拟性,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必须真实,不可编造事实,脱离实际的内容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系,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持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的、生动有趣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开展探究活动。在创设情境时,首先应注意要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解决问题的思维状态,因此情境的创设不应过长,不要在非本质的环节上浪费时间。如在第一个片断中,情境的创设是要学生明白计算问题来源于实际购物活动,而“买玩具还差多少钱呢?”这一问题才是与学习内容关系最大的,我们应结合这一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其次要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情境,因为教材中设计的内容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特征,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在充分发挥教材优势的基础上去开发教学资源,不能认为与教材不同的才是最好的。如片断二中,可以直接利用学生动手拼图的活动引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

创设情境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又不可盲目性的流于形式,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