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天津市大港区教研室 王德鹏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直观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初期,如何引导学生的思维训练呢?这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引导学生由具体向抽象过渡,可以应用观察—想象—抽象—再现的思路。下面就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例,谈一些想法:
案例:把记住的图形画出来
内容: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四边形,其实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四边形的影子,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和记忆力,愿意接受挑战吗?仔细观察,去找一找照片里藏着的四边形?请看大屏幕。
课件展示:欣赏图片,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我想大家一定找到了生活中的四边形,把你找到的四边形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师:同学们在脑子里已经记住了这些四边形,请选择一种形状画在纸上,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画的是哪种四边形。
学生操作、交流,老师随机搜集3—4个展示。
在上述过程中,教师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四边形,并引出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设计了四个小环节:
1. 观察:仔细观察,去找一找照片里藏着的四边形?
2. 想象:把你找到的四边形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 抽象:请选择一种形状画在纸上。
4. 再现:画完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画的是哪种四边形。
这四个过程很好地体现了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思维训练。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怎么不会发展呢?学生的能力怎么不会提高呢?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4.5位似图形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3课时)课件ppt
25.1锐角的三角函数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课件ppt
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2课时)课件ppt
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课件ppt
沪科版九年级上23.6反比例函数课件ppt
图形的相似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1.5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22.1比例线段(3)课件ppt
21.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
23.5二次函数的应用课件和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24.5位似图形课件ppt
21.5反比例函数课件ppt
锐角三角函数(2)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4.4相似多边形的性质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24.1比例线段(2)课件ppt
22.1比例线段(1)课件ppt
21.4二次函数的应用课件ppt
23.5二次函数的应用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比例险段及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沪科版九年级上《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课件2
22.4图形的位似变换课件ppt
《位似图形》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3.1二次函数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2.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课件ppt
25.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23.6反比例函数课件ppt沪科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