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新教材冲击着老师的观念,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至少教师有了一个比较长的学习时间,所以面临着教材使用时产生的一些困惑,老师还是能接受、能解决,家长就未必了。
今天在给学生批阅双休日的家庭作业时,有几则留言让我深思:
──“葛老师,学校是不是选错教材了?”(新教材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同时,对家长的要求也提高了,他们感到困惑。)
──“葛老师,你是不是应该确立一个标准,图形到底是按形分,还是按体分,家长辅导也好有个数……”(观念的问题,认为既然是练习,答案总应该是唯一的,家长的脑子里未必能接受练习答案的多样性,这跟传统的太不一样了。)
──“葛老师,这道题请你再辅导一下我孩子,他就是固执己见,坚持两个球不能分在一起……”一道练习题(图片):有大小两个杯子,大小两盒礼物,一个足球和一个皮球。(看到这句话,我笑了,也问了那个小孩子,他就是觉得足球就是足球,皮球就是皮球,怎么能分成一类呢?从小孩子的思维角度看,他或许有理,这完全是不同的物体,是不能分在一起的。他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其实家长只要一句话或许就能把问题解决:不管是足球,还是皮球,都属于什么形状?小孩子可能就能接受了。这里反映的可能是一个家教问题。
家长,其实也应该是新课改中的重要一员。有些方面需要我们老师去指点迷津。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融身于新课改的教师更是任重而道远。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2《数轴》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2.4《绝对值》word教案(1)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2.2《整式的加减》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减法》word学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3.1《有理数的加法》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加减法》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4《有理数的除法》word学案2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1课时)word学案及反思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4.1《有理数的乘法》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加减法》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2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2课时)word导学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3《有理数的加减法》(第1课时)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word教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3.1《有理数的加法》word导学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word导学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2.2《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word导学案2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4《有理数的乘除法》(第2课时)word学案及反思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方》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3.1《从算式到方程》word教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1《正数和负数》word教案1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4《有理数的乘法》word学案1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1.5《有理数的乘方》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2.2《整式的加减》(去括号)word导学案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七上2.2《整式的加减》word学案
人教版[2012版]数学七上1.4《有理数的乘除法》word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