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形结合思想如何实际运用
小鹏整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能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形象材料,可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具体化,把无形的解题思路形象化,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的、高效率的学好数学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增强,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结合平时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数形结合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利于学生理解算理
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教学占了相当一部分的内容,学生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而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课始创设情境:小区铺一块绿地,每小时铺这块地的1/2,照这样计算,1/4小时能铺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在引出算式1/2×1/4后,我采用三步走的策略:第一,学生独立思考后用图来表示出1/2×1/4这个算式。第二,小组同学相互交流,优生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形,交流自己的想法,引领学困生。学困生受到启发后修改自己的图形,更好地理解1/2×1/4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第三,全班点评,展示、交流。这样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图形,看到图形能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地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 数形结合,变“模仿”为“理解”
在学生学习三角形、梯形等面积计算时,数形结合学生会很好地理解公式的意义,而不是机械模仿套用公式解决问题,如我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在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之后,让学生独立求底与高分别为8、5的三角形的面积,提问:“你是怎样求的?为什么?”在反馈解题思路时,要求学生说清楚8×5求的是什么?在图上画一画,指一指,老师在课件上展示正确的图像加以强化。8×5÷2呢?以此促进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算理,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同时也强化“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论文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分析
针对三四年级学生的赏识教育
深化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发展
小学阶段学生需养成的7大习惯
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怎么办?
利用网络资源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校本培训工作内容包括什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经验总结
小升初考试技巧经验分享
如何推动新课标改革?
四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上
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教师应怎样上好一堂课呢?
怎样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网络研修对以后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心得
如何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价值分析应从哪方面入手
学好数学需要做到哪“三个要”
小学一二年级为何要狠抓?
引导学习很重要:小学一年级数学
师者的爱心和育人的艺术 造句与造人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师生关系?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