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优秀教师论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优秀教师论文:让每...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数学优秀教...

数学优秀教师论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范文

2016-10-28 收藏

数学优秀教师论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范文

20:33:46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体验,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人追求生命意义的方式。”(注①)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开的、很多情况下,正是靠着这种愿望的推动,人们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同样,“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儿童都有的共同愿望。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反复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注②)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一、创造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

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己体验成功的前提。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注③)

创设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只要相信自己的潜能,而且能不断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人人都能成功的。“尖子生”之所以成为学习上的“尖子”,是他们进行着“成功 →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差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数学,是他们进行着“失败→缺少兴趣→更大失败→更缺乏兴趣”的恶性循环,失败使他们感到无能、无力、无望。但人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当一个学生能完成某项任务时,他就会感到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感到自尊、自信,会激起他要干得更多更好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对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加倍关注。要着力培养他们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学习、会学习,“我能行”!其次,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定论;要鼓励学生 “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行为是教师首先应给予肯定的,至于提出、回答的正确与否,是第二位的,是可以经由学生集体讨论逐步澄清的。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艰难性,这种艰难性,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挫折感、失败感。而长期的失败经验的积累,只能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如果我们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就能使学生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掌握新知识,并逐步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得到成功的体验。

如“小数加减法法则”的教学,其基础是整数加减法的法则、小数的意义,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常见商品的单价、商品的简单买卖等。为此,教学这一知识点时,可先让学生到商店调查有关商品的单价,并帮妈妈买两样日用品。上课时,在复习了小数的意义及整数加减法的法则后,让学生报出帮妈妈买的日用品的名称、单价及应付的钱。然后讨论:怎样列竖式计算共应付的钱?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大部分学生能从元、角、分的角度表述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有些学生还能用小数的组成表述列式和计算的依据。最后让学生观察,找出所列竖式的共同点(小数点对齐)。讨论:为什么所列竖式的小数点都是对齐的?从而归纳出小数加减法同整数加减法一样,首先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而在小数加减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就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了。这样巧妙地以旧引新,同时把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使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兴趣高、体验深。

三、提供学生充分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现代教学论主张:“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皮亚杰认为:“数学的抽象乃是属于操作性质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其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动”。(注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活动中自己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活动中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把学生的外动和内动有机结合。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活动分外动和内动。教师应把导“行”与导“思”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动口,表述操作过程和结果,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过程,教师可设计学生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见到的物体中哪些面是三角形?然后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别: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通过说为什么,使学生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安排动手拉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认识,再通过用3根小棒搭成三角形并讨论能不能搭成别的形状的活动,证实三角形具有不变形的稳定性;通过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的活动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以及它们的特征;通过给一组三角形起名以及一个三角形中可以有几个直角、几个钝角、几个锐角的讨论,解决三角形的按角分类。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在活动过程中每个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四、组织练习时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学习者不进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注⑤)我们不但要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且在组织练习时应不断设置思维障碍,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并在“再创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在学生掌握新知以后,可设计这样的练习:

①说出下列哪些数能被3整除。

35 45 1 78 315 619 860 1032

②在下面的□里分别填上一个什么数字,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想一想,有几种填法?

3□ □23 86□5

③怎样很快地判断出下列各数能否被3整除?

53678640 9238769

④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

3578×3=108343578+3=1192

⑤9×3567892的积能不能被3整除?

⑥按下列要求在□34□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A.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

B.能同时被2和3整除。

C.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D.能同时被2、3、5整除。

上述练习中的③,让学生通过讨论“再创造”出:可以先把已是3的倍数的数及两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去掉,只要看剩下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和能否被3整除的思考方法;④第一小题3的倍数一定能被3整除,而10834不能被3整除,所以错了;第M小题3578是不能被3整除,现在整除了,所以也错了,从而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⑤9的倍数一定能被3整除,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⑥让学生“再创造”,写出一个能同时被两个或三个数整除的数的思考方法。这些练习,在思维层次上逐步提高,不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不断克服思维障碍的过程中,巩固新知识,达到内化。同时,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现代社会需要人格完善的一代新人,人格的和谐发展是人的素质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满怀热情地投身学习,并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