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获奖论文之小学数学优秀篇《恰当运用多媒体,为小学数学教育增色》精彩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名师获奖论文之小学数学...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名师获奖论...

名师获奖论文之小学数学优秀篇《恰当运用多媒体,为小学数学教育增色》精彩范文

2016-10-28 收藏

名师获奖论文之小学数学优秀篇《恰当运用多媒体,为小学数学教育增色》精彩范文

55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长坪小学殷臣荟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改进教与学的关系。针对目前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使用课件过多、过滥,课件只追求它的图片的美,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课堂上观看时一片热烈,老师提问时、学生解决问题时一头雾水。多媒体教学设计要选择合适、合时、有效,才能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增色。

关键词: 多媒体实效性 生活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确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气和活力,然而,教育教学的自身规律和特征,尤其是教学中的示范性、交流性、情感性,是无法脱离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依附于其他教学手段来完成的,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为我们的学习课堂增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发现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度”,切记泛滥运用,凡客为主

在运用多媒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从课题、题号、到结尾,把课堂40分钟全部用多媒体课件控制起来,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的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一模式的“机器操作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被一个冷冰冰的机器隔断,造成的后果是整个课堂的主题既不是教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要强调辅助性,运用多媒体不是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是辅助课堂教学,使教师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就只需要设计一个课件。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同时通过图象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钟面被十二个数分成了十二 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五个小格;接着在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认识时和分;然后,通过色彩变化和动画演示分针走一周的过程,时针刚好走一大格,让学生得出60分钟等于1小时的结论。二、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切记作为了表演,华而不实

实践证明,课件只要运用恰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正确处理好课件的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统一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选择课件或制作课件时既要注重课件的可观赏性,又要避免过多的感官刺激。画面格式、背景颜色、动画效果等外在形式确实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花样太多反而容易冲淡讲授内容,影响学生思维,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三年级数学“认识角“这一堂课时,可去教师收集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图片,还伴有动听的音乐。教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精美图片的同时寻找生活中的角。教师每点击一次鼠标,教室里就”哇“声一片,学生被这精美的图片吸引了然而到了老师提问时,学生满头雾水,不知所措。

多媒体技术集语音、图形、文字、动画与一体,是“无声”的课本知识变得有声有声,能吸引学生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积极参与,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得过“多”。过”滥“过”花“,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背离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本意,更弱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结果是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冲淡了主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多媒体教学的“生活性”,切记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件的美,选取的材料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观赏课件后“雁过无痕”,课件不能很好的帮助学习的内容。有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数学垂直与平行时,选取了学校的一级一级石梯的图片,教室里黑板的图片,操场上每天攀爬的高低杠,学生通过身边的平行、垂直现象,了解平行、垂直的特征,发现并交流身边还有那些平行、垂直、这样,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觉得数学并不陌生,学习就有了动力,也使数学思维从直观体验中上升到抽象思维。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在教学时,要将它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做到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把握使用的度,把握使用的时机,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数学教学,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润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